|
断指再植的护理 |
|
断指再植的护理
概述: 断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指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使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断指再植是一项精细的手术,细心的观察和护理是再植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将我院2000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手术再植的98例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98例,104指,男56例,女42例,年龄16~68岁,其中完全离断伤24例,不完全离断伤74例,拇指伤21例,中指31例,示指18例,环指15例,小指13例,其中两指及以上多指离断4例,缺血时间为2h~6h。
2 结果 本组104指成活96例失活8例,因不配合治疗、过早活动、情绪不稳定而失活6例,因自动出院而失活2例,成活率92.3%,术后随访3个月~2年,手指感觉活动功能均良好。
2.1 术前护理重点
2.1.1 完全离断断指用无菌干燥纱布或干净毛巾、布类包裹,然后置于完好的塑料袋中保存,放置于4°C左右的冰容器中。切忌将断指直接浸泡在冰块或冰水中,残端用无菌纱布包扎,并抬高制动,减少出血。如出血较多可选用止血带,用止血带应记录应用时间,每1小时放松花l~2分钟。不完全离断的指体包扎后应略高患指。
2.1.2 给予心理疏导,要注意保持病人情绪稳定,以免血管收缩,影响手术效果。
2.1.3 及时补充血容量,避免由于出血较多致血容量降低,组织灌流不足而导致血管痉挛及吻合栓塞。
2.1.4 积极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2.2 术中配合重点 必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对于情况危急有休克的患者应采取休克体位,并保证两条静脉通畅,使患者血压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断指再植手术时间长,术前要导尿,对易受压部位要垫软垫,防止褥疮发生。离断肢体刷洗消毒后,置于0~4°C冰箱中冷藏,待行再植术,特别是夏天更应注意,使用高质量精细的显微器械,能够提高小血管吻合的通畅率。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2.3.1.1 病室的温度和环境 保持室内禁烟、清洁、室温20°C~25°C,相对湿度50%~60%,每日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两次。
2.3.1.2 体位 术后患者绝对卧床,患肢稍外展,抬高患肢约高于心脏10cm并制动。因创伤可引起周围组织反应性水肿,压迫静脉使回流滞缓影响组织血液循环;抬高患肢可有利于血液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患肢的肿胀和疼痛。
2.3.1.3 密切观察患指的血液循环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指的血液循环情况,并随时做好记录。主要包括指腹张力、毛细血管的充盈反应、指端颜色及温度等。正常的手指颜色红润、指腹饱满、弹性好,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正常(2~3秒)。如患指出现苍白、发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大于3秒)等,均提示患指有血液循环危象。
2.3.2 预防并发症
2.3.2.1 防止血管痉挛 术后适时给予止痛剂,可减少病人因疼痛引起的躁动不安。患肢局部用60w带反射罩的烤灯持续照射7~10天,灯距35~55cm。定时应用交感神经拮抗剂或血管平滑肌松弛剂,如罂粟碱30mg肌注,每6小时一次。
2.3.2.2 防止血栓形成 术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7~10天,每日两次;阿司匹林25mg和潘生丁25mg口服,每日两次。
2.3.2.3 术后密切观察患指伤口敷料情况,如有渗出要及时更换敷料。应用广谱抗生素药物静脉滴注7~10天。增加营养,嘱病人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增加抵抗力。
2.3.2.4 克服潜在的心理障碍 伤后患者往往焦虑不安、难以入睡,提前下床走动、吸烟、喝酒等,此现象在夜间表现得更明显。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小血管处收缩状态,指端小动脉易发生痉挛;夜间的安静使患者注意力集中于患手,而使疼痛加剧,疼痛可使机体释放前腺素、5-羟色胺等增多,加剧小血管收缩,影响断指的血液循环。护士应有针对性地作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苦恼,必要时给镇静、止痛药物,以分散和转移患者的负性情绪。
2.3.2.5 防止皮肤受损[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垫枕疗法治疗腰椎稳定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护理干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