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脑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痰液致病菌的监测 |
|
剂,Robert研究报道:H2阻滞剂可使胃酸浓度减低,胃内细菌大量繁殖。而胃腔内细菌的逆行则是口咽部致病菌定植的重要途径[3]。③气管切开术后口咽部与下呼吸道的屏障直接受到损害,口咽部分泌物经气管内壁与导管气囊间隙进入呼吸道。
3.4 重型颅脑伤的病情程度与致病菌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GCS评分法常用来评估颅脑伤病情严重的程度,GCS评分越低,其损伤程度越严重,气管切开置管时间相对越长,感染的机会越多,即GCS评分下降,气管内致病菌的产生率就会增加,发生肺炎的可能性就增加。赵晖等[4]观察发现,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昏迷的深度成正比,因昏迷越深,气道内的清除功能越低,如咳嗽、吞咽反射抑制,口咽部分泌物不能经口吐出或咽下。
3.5 医务人员在护理、操作、吸痰引流时未做到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手上的细菌可以直接被带入病人的气道内,种植于下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4 预防护理对策 气管切开术后易发生致病菌定植致下呼吸道感染,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下呼吸道感染:①严格气道管理,应按需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加强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按药敏给药。②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咽部细菌定植是气道细菌的一个重要来源,应加强口腔护理,根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清洗液,病情允许时头部抬高30度,尤其鼻饲时头部应抬高30~45度,并至少保持1h。胃内容物潴留量大或腹部听诊不到肠鸣音时停止鼻饲,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吸入气管内,引起吸入性肺炎。③合理使用抗菌素。④充分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促进痰液排出。
参考文献
1.王铃,杜静霞.外科监护病房气管切开病人气道致病菌的监测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41
2.江东红,曾清.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178~179
3.胡必杰,王群,谭黎杰,等.胃腔定植菌与医院内肺炎关系的初步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786
4.赵晖,陈美芬.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护理重点及对策探讨.当代护士,2000;4:22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腰腿痛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