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 人工气道建立后患者完全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湿化、清洁与过滤作用[1],未经湿化的干燥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会引起湿化不良的并发症,还可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致使气道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学改变[4]。我们对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分两种方法进行气道湿化,予以护理观察。发现由微量泵持续泵入的湿化液,套管内给药量准确,能自动持续滴注,无呛咳现象,稀释痰液效果良好,有助于预防及治疗肺部感染。避免了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每隔2h用注射器滴入湿化液3~5ml[2],引起呛咳,使湿化液咳出,达不到湿化效果,分泌物堆积在呼吸道易脱水,变得粘稠,痰痂容易形成[7]。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为临床探讨气道管理,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及缩短置管时间提供了更佳有效的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本院为呼吸衰竭建立气管切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在22~80岁,平均年龄50.8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5.2岁。其中脑外科20例,ICU19例,急诊科15例,耳鼻喉科6例 1.2 观察仪器 浙江大学医学仪器厂生产的WZS-50F单(双)道微量泵、50ml注射器、输液管,面罩、氧雾化罐、听诊器。 1.3 湿化液的配制 0.45%无菌氯化钠溶液100ml+糜旦白酶5mg+庆大霉素8万U 2 方法 观察组:术后患者安置在监护室,给予口腔护理2次/日,q2h翻身叩背,给予湿化气道,使用浙江大学医学仪器厂生产的WZS-50F单(双)[JP2]道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即用50ml注射器抽取湿化液,连接输液管去掉针头,放入气管套管内5~8cm,在套管口外周用胶布固定,以每2~6ml/h的速度匀速泵入0.45%无菌盐水[3]+庆大霉素8万U +糜旦白酶5mg的方法。[JP] 对照组:术后患者安置在监护室,采用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用注射器每隔2h滴入3~5ml[2] 0.45%无菌盐水[3]+庆大霉素8万U +糜旦白酶5mg配制的湿化液滴至气管套管内。其它护理与观察组相同。 两组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症状 刺激性气道粘 肺部 置管平 气管套 组别 咳嗽 膜出血 感染 均天数 管堵塞 传统方法气道湿化 30 10 8 31.6 1 微量泵滴入气道湿化 0 2 2 19.2 0 P﹤0.05 3 讨论 3.1 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必须加强 吸入气体的加温湿化是保证气管粘膜纤毛活动正常的重要条件,吸入至下呼吸道的空气应经常保持在饱和湿度的状态。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因此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加湿湿化,是护理的关键之一。 3.2 我们采用0.45%的无菌盐水溶液湿化[3] 从不同角度证明0.9%氮化钠溶液进行气道湿化,对患者不但没有明显的有利作用,而且有着不可忽略潜在的危险。因为0.9%氯化钠溶液进入支气管、肺内水份蒸发后析出颗粒沉积在肺泡与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易引起支气管肺水肿,不利气体的交换,还会影响纤毛的运动。而0.45%氯化钠溶液吸入后在气道内再浓缩,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效果较为满意。 3.3 气道湿化能稀释痰液和加速呼吸道纤毛运动的目的[3] 间断和定时气道湿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工气道干燥、缺水,但它不能满足人工气道需要持续湿化需求,痰液粘稠易干燥结痂,排出不畅,另外由于每次气管内注入湿化液后,液体迅速流入下呼吸道,易引起刺激性咳嗽及粘膜出血,而刺激性咳嗽又易将湿化液咯出而影响湿化效果。 而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可以避免反复多次人工滴液,减少因操作次数过多而带来的气道感染,减少湿化过程对气道的刺激,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及气道出血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 3.4 定时翻身拍背 正确的排痰顺序为药物吸入,变换体位,肺部叩拍,每2h翻身叩背1次,抬高床头15°~30°。叩背可促使贴附在气管、支气管的粘稠分泌物松动,易于咳出或吸出[6]。 3.5 氧气雾化 氧气通过雾化罐充分湿化后吸入,增加了氧分子的弥散能力,提高氧疗效,改善了缺氧症状[7]。给予持续面罩氧雾化,雾化罐每日更换一次。雾滴不同于蒸气,与温度无关,颗粒越多,密度越大,气体中的含水量越多,湿化效率越高[5]。 4 结论 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是一种符合人体加温湿化的要求的气道湿化方法,较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方法,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
    尿微量蛋白及尿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细胞
    微量元素与中药功效关系
    中药驱铅对儿童血微量元素影响的研究
    莪黄糖肾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
    尿微量白蛋白 脂蛋白a升高对冠心病的诊
    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血管疾病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早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
    谈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
    微量肝素预防外科DIC的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微量白蛋白尿关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