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肝硬化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生率55.8%,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child—pugh C级患者合并感染者明显增多。院内感染总发生例次率34.3%,住院时间超过1月者发生院人感染机会明显增加,住院期间由于诊冶需要而行各种创伤性操作也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肝硬化验室患者肠道内菌群上移,而小肠段肠壁较薄,门脉压增高使肠壁淤血,淋巴流量增多,导致肠壁水肿,致使肠壁屏障被破坏[3]。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坏死、纤维化的同时,肝脏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亦显著受损,使来自肠腔的细菌不能被清除,易发生肠源性感染。本资料已培养检测到的细菌以条件致病菌居多,治疗选用抗菌药物最多的是甲硝唑和头孢第三代类。本组发生感染者病死率28.7%,明显高于无合并感染者的病死率2.5%。提示肝硬化合并感染是造成病情加重,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这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高胆红素血症、白蛋白明显下降及肝功能衰竭有关。而感染又常诱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使肝硬化进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明显增高。因此,肝硬化患者住院后应抓紧时间检诊,在诊治过程中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及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症,尽量减少医源性感染的诱因。对肝功能child—pughC级患者采取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适量蛋白质(以植物蛋白为主)、丰富维生素等易消化饮食,并应细嚼慢咽,绝对戒烟酒,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病情稳定后尽早出院。发现感染征兆如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黄疸明显升高,顽固性腹胀、腹痛、腹泻、腹水量明显增多或利尿剂无效等,应及早作细菌培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支持利退黄治疗,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990;11(6) 2.王枢群,张帮樊.医院感染学.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2002.274~284 3.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2~418 4.张月铭,姚爱萍,吴花林.老年人肝硬化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31~432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第七例——全身皮肤硬化,活动后呼吸困
    伴发干燥综合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
    儿童多发性硬化九例分析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
    肝硬化病人营养支持的进展
    雌激素对去势兔血脂 内皮素及动脉粥样
    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73例分析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4例临床
    系统性硬化症发生肾危象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1例
    六虫胶囊对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微循环的
    红花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