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处理期的护理 |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处理期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使机体单个或多个器官功能受损[1]。特别是当合并重要脏器损伤和长时期的服用激素,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在患者自身抗体浓度最低时,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行体外保存,当患者接受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后再移植给自身,以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在免疫重建过程中有可能排除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或者诱导产生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可能是治愈本病的有效方法[2]。因患者内脏功能已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免疫抑制剂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患者能否承受并安全渡过预处理期(大剂量免疫抑制剂)顺利完成移植,成为移植护理中的重点。自1999年至2003年我院对33名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症SLE患者,重点加强了预处理期患者内脏功能的监测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1999年~2003年住院SLE患者共33例,其中男2例,女31例,中位年龄28岁(10~43岁)。确诊至移植时中位病史5年(1.5~13年),入院时狼疮活动性记分(SLEDAI Score)中位数39(20~67),伴高血压21例,合并狼疮性肾炎27例,合并心肌缺血或损伤19例,出现心包积液8例,2例因严重心脏和肾功能衰竭,曾经血液透析治疗。预处理方案采用钻60分次全淋巴照射(Fr-TLl),总剂量9~12Gy(3~4Gy/d),移植前第8~6天,21例环磷酰胺总剂量为150mg/kg,(50mg/kg/d,连用3天),12例为200mg/kg,(50mg/kg/d,连用4天)。回输造血干细胞后给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德国,费森尤斯,兔抗)20mg/kg,(10mg/kg/d,连用2天)。
1.2 结果 33例中,6例原有心脏损伤的患者,2例出现心功能不全,给予速尿、强心剂治疗症状缓解。27例合并肾脏损伤的患者,12例血肌酐短时升高(>移植前20%~50%),仅1例因尿毒症需每周透析1次,移植后透析4次,血肌酐降至300μmol/L以下。SLE活动性指数记分降低为2(0~8)。本组33例病人中移植后25例(76%)临床症状持续缓解,生活质量好,15例恢复正常工作学习。
2 护理
2.1 对内脏损伤的认识 有研究表明在SLE患者中,约25%~50%可出现轻重不等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消化道溃疡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弱胃粘膜保护作用,诱发和加重消化系统溃疡;约52~89%可有心血管方面的异常;SLE发生心肌炎时,由于炎症扩展侵犯房室结及左右束支,使心脏传导系统产生局限性退行性病变,而引起房性、室性早搏,各级房室传导阻滞及快速性的心律失常;约50%发生狼疮性肾炎,出现蛋白尿、血尿,严重时可因大量蛋白尿流失造成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压等[2]。接受移植的SLE患者均为病程长、病情重,机体心脏、肺、肾脏、消化功能等存在不同程度损伤者,既便是在移植前无临床表现或临床表现不明显,面对超大剂量化疗,能否承受并顺利完成移植恢复良好的生活质量,成为自身免疫疾病移植护理的重点和难点。
2.2 镇静、止吐、保护消化道粘膜 化疗前15分钟给予镇静、止吐药,目前最好的止吐药为枢复宁,常用的还有呕必停、枢丹等,嘱病人静卧闭目休息,勿大幅度翻动尤其是头部转动时,动作应缓慢,幅度要小;引导病人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长期服用强的松药物者,要注意保护消化道粘膜,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可配合服用H2受体结抗剂,于饭后1~2小时口服,有消化性溃疡症状者可服用胃壁细胞H十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洛赛克)于清晨一次顿服,症状严重者给予静脉滴注。
2.3 心功能监测 预处理期间常规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变化,观察病人有无心悸、气促、胸闷、双肺有无呼吸音改变,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合并心脏损者静脉输液时取[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