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护理 |
|
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护理
关键词 腹部术后 心房纤颤 老年护理
1995年~2005年,我科共收治495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心房纤颤9例,占1.8%。经过1~2日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心房纤颤消失,心律恢复正常,无一例患者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术后并发心房纤颤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66岁。胃癌2例,结直肠癌5例,胆总管结石2例。
2 护理
2.1 体位 病人出现心房纤颤时,协助取半卧位,尽量避免取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可使病人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使其不适感加重。
2.2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疾病和手术常容易出现精神紧张,产生恐惧心理,加之术后伤口的疼痛,往往出现焦虑、烦躁不安情绪,护士要主动进行心理沟通,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疑虑,使其保持平和心态。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
2.3 氧气吸入 伴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2.4 心电监护 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及时发现异常,通知医师,协助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安放监护电极前注意清洁皮肤,电极放置部位应避开胸骨右缘及心前区,以免影响做心电图和紧急电复律。定期更换电极,观察有无局部皮肤发红、痒等过敏反应,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
2.5 用药护理 严格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纠正因心房纤颤引起的心排出量减少,改善机体缺氧状况,提高活动能力。口服药应按时按量服用,手术后不能口服者采用静脉注射药物(西地兰、普罗帕酮),同时注意输液速度不易过快,静滴速度严格按医嘱执行。必要时监测心电图,注意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的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判断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
2.6 做好抢救准备 建立静脉通道,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及其它抢救药品、除颤器等。
2.7 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褥疮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3 讨论 心房纤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资料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心房纡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常可发生。
老年手术患者因年龄大,对手术的恐惧,使其情绪过于紧张,可在术后并发心房纤颤。心室率超过150次/分时,患者还可发生心绞痛、充血性心衰竭及体循环栓塞等危险。因此,对年龄较大的手术患者,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心率(律)、心电图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作出相应处理,减少或减轻老年术后心房纤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尤透明.内科护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方圻.现代内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腹腔镜阑尾切除 LA 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处理期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