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护理

  肝性脑病是我科的常见病之一,若抢救和护理措施不及时就会导致生命危险,其预见性护理极为重要。做到“及时”,护理工作人员,特别是护士长更应该掌握其基础理论知识,以推测预后和转归。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在严重肝脏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的精神综合征,该病为功能性障碍,经积极治疗护理,一般能完全逆转。

  1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及诱发因素

  最近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生主要是神经胶质细胞的异常,随之可以引起神经胶质细胞的信息传递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的肝性脑病症状。诱因有诸多因素,如血氨增高、芳支链氨基酸比例失调、假神经递质、电解质紊乱、腹水感染等,高血氨可引起神经胶质细胞肿胀,干扰细胞内信息传导。另外高蛋白的摄入、出血、氮质血症、镇静剂和利尿剂的应用,感染、创伤等均可诱发肝性脑病,

  2观察和预见性护理

  2.1肝性脑病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中最重要的是寻找并清除诱因,密切注意病人的性格行为变化,有无欣快、激动、吐字不清、计算力差、定向力差、睡眠颠倒、扑翼震颤等,应及早判断出肝性脑病的发生,做出治疗及护理措施。

  2.2患者急性期禁止食用鸡蛋,限制蛋白的摄入是有益的,但不能持久的限制,以免引起氨基酸不足,导致蛋白分解使血氨增高,蛋白摄入每天平均0.5~0.75克。同时限制脂肪摄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脂溶性维生素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抵御毒害物质,促进康复。

  2.3清理肠道。清洁灌肠有两种作用,一是用食醋或乳果糖灌肠可酸化肠道,减少氨的产生,降低血氨;二是清理肠道,促进毒素的排出,减少毒素的产生和吸收,能改善肝性脑病的症状。乳果糖是一种不溶性双糖,通过降低PH值而发生轻泻作用,口服方便,10ml日三次,可保持大便通畅。

  2.4慎用安眠药以免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疾病的困扰,心理上的烦恼,躯体上的不适往往影响病人的睡眠,使病情加重,但应用安眠药又有可能诱发肝性脑病。因此,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为病人创造舒适的休养环境。(河北省沧州市传染病医院)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诊断的评估
    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大鼠缺氧缺血
    腔隙性脑梗塞的CT TCD与临床分析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和脑电图评估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创伤性脑水肿的在体研究
    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护理
    脑室外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分析
    IL 1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关系
    细胞生长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析 附46例报告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