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呼吸等,并做好记录;观察发病的频度、持续时间、缓解时间、伴随症状及有无诱发因素等;观察急救处置效果。(5)护理人员要保持镇静,技术操作要熟练,操作中随时观察患者,询问有无不适症状,医护人员有条不紊且行之有效的工作对患者是最好的心理支持。 3.2 晕厥的后期护理
3.2.1 心理护理 晕厥的发生和心理因素常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紧张和恐惧,特别对于曾经发生过晕厥的患者,更会不知所措,害怕再次发生晕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自信心下降。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中,自信心在实际表现中起主要决定性作用,因此自信心的显著下降可能成为将来功能丧失的先兆[6]。护理人员应评估晕厥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同时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减轻焦虑和(或)抑郁。
3.2.2 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的护理 对于心源性和脑源性晕厥患者,结合原发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护理人员要了解病史,熟悉病情,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易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在接受各项治疗时尽量安排卧位,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避免反复操作引起不适和疼痛;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通常出现在体位改变时,告知患者变换体位时勿过急过猛,各项处置结束后嘱患者静卧休息几分钟后再起床活动,下床时速度宜慢,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坐起,2~3min后无不适再下床;由低血糖引起的晕厥患者治疗处置应安排在进食后,避开药物或胰岛素发挥作用时,若有症状可口服或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各项活动要根据药物的作用时间合理安排,测血压每日2次,患者如有不适随时监测。
3.2.3 积极配合医师做好各项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安排外出检查方法,不能行走的患者,可选用轮椅或平车,并有专人陪同,选择合适路线,避开上下坡,尽量行室内通道。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不良刺激。
3.3 做好出院指导 (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晕厥的发病原因、处理措施、预防方法,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2)指导患者避免危险因素,包括心理方面的因素如紧张、焦虑、烦躁、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生活方面的因素如虚弱消瘦、劳累疲劳过度、饥饿空腹、疼痛等,环境方面的因素如闷热等,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功能减退,必要时可给予书面指导;(3)给患者建立随身健康卡,写明患者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疾病名称、所服药物等,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便于周围人员救治;(4)慢性头晕与摔倒和晕厥的发生率有相关性,约有一半主诉头晕的老年患者曾有晕厥和(或)摔倒[7],因此对于慢性头晕的高危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积极治疗原发病,警惕晕厥的发生;(5)指导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定期进行起搏器功能测试;(6)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出现任何不适随时来院诊治。告知专科门诊的时间、来院方式路线、急救电话号码等。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