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临床护理

【关键词】  青光眼;,,急救;,,护理

  青光眼是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并发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和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致盲性眼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眼压突然急剧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虹视、眼球胀痛及视物不清等[1]。在临床上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angleclosureglaucoma,AACG)系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骤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眼科急症之一。如治疗不及时,致盲率极高,严重者数天内失明,处理不当疗效亦受影响[1]。根据青光眼流行病学资料,2000年全世界有6.68千万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520万患者已盲,根据我国视力残疾抽样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视力残疾中青光眼和外伤是导致严重视力残疾的重要原因,其中青光眼所致以一级盲和二级盲为主,约占73.84%[2]。闭角型青光眼以其术后并发症多,发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尤其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3],现仅就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的护理进行总结。随着科学发展,对AACG的急症处理和手术方式不断改进,在护理方面内容不断扩展,要求相应提高,降低眼压是治疗的关键。我科现将我们对AACG的护理进展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01~200403共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3例,经急救治疗和护理后102例视力及眼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控制。其中男64例,女49例,年龄35~77岁。有明显诱因89例,无明显诱因22例。视力无光感7例,手动至0.5有106例;眼压36~67 kPa 79例,67kPa以上有32例。

  2  术前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4,5]

  2.1  缩瞳剂的应用  常用1%匹罗卡品眼液。方法:5 min滴1次共6次维持30 min,15 min滴1次共2次维持30 min,30 min滴1次共4次维持2 h后改为1次/h,经3~4 h后瞳孔一般能缩小,改为每4小时滴1次,并根据眼压的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滴眼次数。此药副作用大,长期使用可引起睫状肌痉挛、虹睫炎、滤泡性结膜炎及过敏反应等,因此滴眼后注意压迫泪囊以减少药物吸收,并观察询问患者有无眩晕、气喘、脉快、多汗等症状,避免引起全身中毒。

  2 2  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应用 常用乙酰唑胺片,联合应用碳酸氢钠以减少肾脏损害。方法:乙酰唑胺0.25~0.5 g,碳酸氢钠0.25~0.5 g,口服,剂量据眼压情况定,并嘱患者多饮水,注意观察并询问患者有无面和手足感觉异常、食欲减退、恶心、嗜睡、尿路结石等不良反应。

  2.3   高渗药物的应用 常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加压点滴,于20~30 min滴完,眼压下降可维持3~4 h。用时应注意观察液体有无结晶,如有应使其溶解后再使用。副作用有头痛、头晕、多尿、口渴等,此时应嘱患者平卧,切忌喝水。

  2.4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此药能减少房水生成而降低眼压,但可引起心率减慢,所以有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心率变化。常用0.5%噻吗心胺滴眼液滴眼,2次/d,至眼压降低后停药。

  2.5   对症治疗 对眼痛、头痛剧烈、烦躁不安者应给予颅痛定或鲁米那口服或肌注,使其充分休息。对恶心、呕吐者给予胃复安肌注。

  3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尤其是心理异常的闭角型患者青光眼术后多有情绪变化, 易恐惧、烦躁、紧张, 心理异常的闭角型青光眼多发于老年人及女性[6],从发病个性及心理因素来看,患者个性偏于内向,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事件的影响易引起情绪的变动而导致眼压升高致青光眼急性发作,因此该病的治疗中心理疗法具有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急性肠脂垂炎七例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
    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急性间歇型血卟啉病多次误诊1例
    腹部卒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