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科护理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
|
相比,工作量略小,但比院内其它科室工作量大、节奏快、紧张度高,护士仍处超负荷工作状态。因而护理部一般都安排较多精力充沛的低护龄护士在急诊科工作,致使急诊科人员低护龄化。年轻意味着有精力,但经验不足,专科护理技术不成熟,处理紧急护理问题的能力低,同时缺乏病人及其家属的信任。可见,护理部要科学安排急诊护理人员,数量上适当向急诊倾斜,使急诊护士在总体上达到数量、年龄、能力层次基本合理化,并采用灵活、快捷的人力调配机制[3],基本保证其护理人力。急诊科要求护士观察能力强、应变能力强、抢救配合技术能力强。但中医医院危重病人相对略少,上述能力的培训重视不够;实践机会相对少,需要经过多年临床的积累。高年资护士经过数年的急诊倒班,身心健康状况均有较大程度下降,多数要求调离了急诊岗位。工作压力较大也影响了护士对专业能力的学习提高。有关资料还显示,在二级和三级医院中,低护龄护士的总体知识得分有显著差异性[4]。以上是影响我院急诊整体护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急诊科护士长对科内不同层次的护士应建立专业基本技能和专科护理能力的培训计划,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法,以适应不同年资和不同班次护士的需求。对低护龄护士着重培训常见急诊的应急处理、常见急诊病种的抢救配合和沟通技巧等,对高年资护士着重培训重大抢救的配合、现代设备和技术的掌握和其它突发情况的处理。限期考核通过,考核成绩与个人业绩挂钩,成绩3次不合格者处以调岗或空挂。目的是保证急诊护士在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方面能及时跟上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护理部要加强对高年资护士的培养和使用,并要予以爱护,不随意调离,避免急诊护理人才流失。
2.3 及时更新护理理念,采用先进管理机制,改变被动服务现状被动服务是我院急诊科护士凸显的理念更新问题,不能很好地在新理念指引下开展急诊护理工作。护理新理念要求我们,病人的健康需要即是我们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目标和标准。护理管理者应组织护士学习整体护理的理念与实践,学习科学的护理程序方法,并指导临床实践,将此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中,变被动执行医嘱为主动决策护理。但是,急诊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压力大,所以护士心理压力问题必须引起急诊护士长的足够重视。要经常与护士进行平等和关怀式的交流,积极主动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丰富团队活动,实施人性化管理[5]。护理部在护理队伍中进行分配制度、个人业绩考核制度和晋升制度的改革,不能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一样,应较好地体现奖勤奖优罚懒罚差,充分利用激励机制进行管理工作,以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临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