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重症肝炎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王瑞芳, 赵巧莲, 王忠娥 

【关键词】  重症肝炎;,,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重症(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类型,一般是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或混合感染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其主要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大块或亚大块或大灶性的肝坏死伴肝细胞的重度水肿或新旧不等的亚大块坏死伴再生。食欲缺乏、频繁呕吐、高度腹胀、高度乏力、高度黄疸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死率高。因此易使病人精神紧张、心情急躁或抑郁、恐惧绝望、悲观失望等。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应用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范畴。几年来我们将医学心理学运用于临床,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分为恐惧忧郁型、悲观、自卑消极型、易激动型、自我关注多猜疑型。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疗效,在注重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应更加注重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才能达到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1  不良心理分析

  1.1  焦虑恐惧忧虑心理 焦虑恐惧是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心理,这种消极的情绪,来自于本身疾病久治不愈的心理体验,是一种预感到威胁性刺激而无法应对的痛苦反应。焦虑是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引发的条件反应的结果,是后天习得的不良反应[1]。据国外文献报道,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地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2]。恐惧绝望使重肝病人常表现出烦躁不安,精神紧张。特别是看到同类病人抢救或死亡时,都会给其患者造成很大的恐惧感,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如:我科2003收治多例肝病患者中有两例重肝患者,入院前曾在其他医院诊治时,由于同住一室的重肝患者病情日益加重,生命垂危,该患者结合自己病情对号入座,造成病情加重而转入我院治疗。当我们了解此情况后,立即做病人的思想工作,并安排病情较轻且乐观开朗的病友与其同室,使其减轻紧张情绪。另外护理人员应经常关心病人,及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并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同时结合我科近几年来诊治的一些典型病例,指出不良心理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情绪,才有利于疾病康复,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所需的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使病人在心理、生理两方面都和治疗手段相适应,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康复。通过范例教育和生活体贴关心病人,对患者提出的正确要求给予满足,并在其面前尽量回避谈论其他重肝患者的病情,减少负面刺激,使病人感到温暖,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我们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恢复较快,1个月后康复出院。

  1.2  自卑消极悲观心理除学龄前儿童少见外,其他年龄组均常见。常常在交谈中发现,具有自卑心理的病人一般少言寡语,说话小心谨慎,造成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上普遍缺乏对肝炎传播途径的了解,对肝炎病人表现出过度的无原则的“避而远之”。社会人群等的不理解,视肝病如瘟神,甚至在招聘工作时乙肝病人都被拒之门外。如全国首例被告上法庭的浙江省人事厅就是因考生是乙肝小三阳而被取消录取公务员资格的案例轰动全国,由此可见一斑。很多人谈肝色变,对肝炎病人采取歧视态度,使病人产生孤独感和遗弃感,在社会上总感到低人一等,整日愁眉苦脸,不愿与人交谈,不积极配合治疗。另外由于治疗药品费用昂贵,加之治疗时间较长,使许多家庭坠入贫困,甚至举债。特别是自费患者思想压力巨大,加重了自卑消极悲观厌世心理,导致病情加重。

  1.3  易怒心理 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伸展,而肝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肝气郁结,气滞化火,肝经郁火的病理表现。由于肝炎病毒无特效药物,病人久经治疗,化验指数长期不能转阴,加上工作,家庭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在情绪易激动,动辄就对医务人员或家属发脾气,事后又后悔。加之重肝病情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病毒性肝炎病家防病状况与家庭二代发病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胎
    肾移植供者肝炎等病毒和螺旋体的调查
    广西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的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两种新发现的肝炎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海南省汉族和黎族中乙型肝炎病毒前核心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