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中医干预探析

 作者:欧阳菁 张荣华  杨丽 龚理

【关键词】  大学生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大学生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逐渐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其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还在逐年上升,通过中医理论对心理问题的诠释,剖析了祖国医学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可能有效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中医;  干预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转型的加速,人们要不断面临着新概念,新思维,新方法的考验,在世界开始由单一的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心理健康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问题经受着严峻的挑战。19980920《北京晨报》透露,某大学在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新生中有6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000年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人患有心理障碍。近期研究显示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研究还揭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
主观上具备的生理、心理条件较差,思维方式的片面,个人人格的缺陷,客观上社会变化的加剧、家庭成长环境的局限,校园生活与想象的落差等等均造成大学生矛盾的心理状态,在需要与可能,需要与目标,压力与承受之间引起冲突,从而导致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1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1.1  环境适应问题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在家里过着无忧无虑的自由生活,而当他们离开父母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面对着的是陌生的校园,从未相识的老师和同学,崭新的教学生活,在没有父母的呵护帮助下,不同程度的烦恼、焦虑、神经衰弱就会接踵而来。
  
    1.2  学习压力问题大多数跨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曾一度是中学时代班上或是学校的佼佼者,在习惯于引领风骚的惯性驱使下,他们仍然希望能继续在大学学习中独占鳌头。然而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竞争对手与中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较高的期望值与现实成绩的落差面前,很多同学开始产生自卑、嫉妒甚至愤恨的不良情绪,在一次又一次的竞争失败的恶性循环下,逐渐对大学生活产生了抵触厌恶甚至逆反的心态。

    1.3  人际关系问题大学是社会的前体缩影,虽然没有现实社会的错综复杂,但人际关系之间的处理已远远不像中学时代那样简单直接。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与新同学沟通交流,在尝试某些相处方式的笨拙和无效后开始对交往行为产生恐惧,并寻找借口主动回避,不愿和家人、老师及同学在一起,甚至敏感、多疑、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然后逐渐变得孤僻冷漠,交际圈越来越小,将自己封闭起来。

    1.4  恋爱和性的问题大学校园的环境,学校内志趣相投的异性,以及大学生所处的青年时期均给千百万年的爱情主题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同时大学阶段又是性生理成熟、性意识增强的时期,他们强烈的渴望同异性相处及浪漫的爱情。然而在性格上、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甚至社会现实的问题造成很多校园爱情的夭折。加上大学生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的欠缺,甚至有些人受西方性自由思想的影响,常常给对方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杀仅次于事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江门市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措施的综合评价
    中国中小学生皮褶厚度与体成分研究
    大学生受暗示性的测量及其与人格的关系
    人格障碍评估研究 PDQ 4在北京医学生中
    广东省中山市城乡中 小学生脊柱侧凸普
    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分析
    华盛顿大学培养康复医学住院医师的启迪
    延安市在校学生1998 2002年传染病发病
    延安市在校学生1998 2002年传染病发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一氧化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
    第71例  喘憋 咯血 双肺弥漫病变北京医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