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 个体需要 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将人的基本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列成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1],它为护理计划的排序提供了一个普遍原则,但在具体应用中还应该具体考虑个体的特性。虽然所有人都有共同的基本需求,但是每个人的需要又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在其不同的生命阶段,对需要的满足也有所不同,我们强调将护理措施的重点放在个体独特的需要上。在病房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使患者、家属、护士之间形成一种十分融洽的家庭式关系,护士从患者或家属中了解某一患者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3.1.2 加强对整体护理知识的学习 整体护理知识是实施整体护理的理论依据,是人文精神在为患者服务中得以体现的必备条件和工具。因此,临床护士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丰富这方面的知识,用好这些知识。为此我们定期听取《整体护理知识讲座》,定期考试考核,人人过关;疑难护理病历讨论、分析;危重患者护理查房,及时调整修改护理计划,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3.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1 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配备严重不足 在目前人员紧缺、护理分工以任务为主的情况下,难以向患者提供主动的连续护理,而与患者缺乏交流是常见的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大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切实保证临床一线护士的数量和素质,按照临床实际工作需要,满足患者护理要求和保障患者医疗安全需要配备护士。
3.2.2 对护理工作内涵的理解不全面 护理工作除了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外,还应当注重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健康要求,主动为患者提供身心方面的照顾与帮助。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利益与需求、患者人格尊严的关怀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士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而现在的护士都很年轻,生活阅历不够,怎么和患者交流沟通,怎样做到真正“以病人为中心”等方面的知识尚缺乏。针对这一现状,应加大对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