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腰椎滑脱椎间融合器植入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探讨

术后6个月以上摄片、X线片示,植骨无吸收,椎间隙保持或恢复正常高度,动态X线片观察椎体无滑移、无假关节形成,融椎器周围可见不同程度骨密度增高,腰椎生理弧度明显恢复,无神经并发症。

    3  讨  论

    传统的脊椎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术后要求限制活动,绝对卧床4~6周,有的延长到8~12周,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功能恢复相对差,康复时间长。本组病例早期活动的基础在于同一椎间隙旋入2枚融椎器,通过融椎器螺纹与椎体骨之间的嵌插作用,病变椎体节段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3.1  方法比较

    传统的脊柱椎体融合术术后要限制活动绝对卧床6~8周,有的延长到8~12周。生活需要专人照顾,康复时间长,功能恢复相对差。

    3.2  恢复椎体的稳定性

    3.2.1  本组病例早期活动的基础在于同一椎间隙旋入2枚融椎器,通过融椎器螺纹与椎体骨之间的嵌插作用,病变椎体节段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3.2.2  脊柱后路固定手术,内固定器种类繁多由于缺乏稳定可靠的椎体间轴向载荷支撑,内固定仅是暂时的,骨性融合才是永久的。后路腰椎融合器是空心圆柱形的多空钛合金结构,填塞骨块后使用配合器械安全植入椎体内。外螺纹咬合上下椎体,融合器可提供强力支撑,达到融合效果。因此,患者术后次日即可活动〔1〕。

    3.2.3  术后配套的活动锻炼方法,增加背部肌肉的力量,对脊柱的稳定性起作用。有资料证实,强壮的腰背肌对稳定脊柱、防止术后因腰部肌肉力量不足而造成的腰骶部疼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3.3  早期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肢体肌肉卧床期间的废用性萎缩,同时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促进愈合。

    3.4  使用辅助带

    离床活动早期腰部佩戴腰围,维持腰椎稳定。但不能长期佩戴腰围,会使腰背肌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发生腰骶部疼痛〔1〕。

参考文献
  〔1〕 宁志杰.现代骨科内置物及实用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27.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Dick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误分析
    推拿松肌及整骨手法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
    节段开窗髓核摘除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皮节体感诱发电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
    CT引导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
    无症状健康青年人群腰椎椎间盘的CT检查
    腰椎间盘退变与炎症介质
    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分析
    胸腰椎爆裂骨折前后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比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至硬膜囊内1 例报
    AF内固定联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