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过多,以防渗入皮下引起组织坏死,削弱局部的抵抗力[2],要保持针孔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渗湿敷料。注意不要将针眼周缘的纤维痂皮擦掉,因其具有屏障作用,可防止细菌及污染物进入针道[3]。出现针孔感染者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少活动,应用抗生素。
3.3 正确使用外固定器
术后l周伤足肿胀消退后,开始旋转伤肢外固定器上的各个铰链进行矫正。每天旋转速度根据病人的耐受力旋转2~3圈,分3~4次完成。旋转时为避免混淆,可将每个螺帽处用胶布依次编号,注明数字1~6,各组数字相对应,以防某一部位旋转过度或遗漏,而使固定器牵伸复位过程中造成应力集中,损伤关节软骨[4]。每天矫正的顺序为先矫正前足内收、内翻及跟骨内翻、最后矫正踝关节的屈曲畸形。告诉病人在矫正期间千万不要自己任意加快矫正速度,以免出现拉伤韧带、关节囊、骨骺等矫正的不良反应[5]。矫正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足的皮肤颜色、感觉情况及小腿三头肌的张力及跟腱的紧张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 功能锻炼
术后麻醉反应消失,即指导病人在床上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第3 d开始指导病人进行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并开始下地慢慢行走。锻炼的同时辅以局部推拿、按摩,可有效地改善和促进软组织的血液循环[6]。锻炼的次数以病人不感到疲劳为宜,活动范围根据病人肢体情况及病人的忍受能力循序渐进地增加。矫正期间要定期照片复查以观察诸跗骨的塑性情况、关节位置关系及有无骨缺血坏死的迹象,待矫正满意后,让病人完全负重行走,维持2~3周后至拆除外固定器。Ilizarov证明,肌肉组织再生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导致肌肉组织再生失控而发生挛缩[7]。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增加关节软骨营养,促进韧带愈合,减轻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保证其获得良好矫形效果。
【参考文献】
[1] Ilizarov GA.Transosseous osteosynthesis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the regeneration and growth of tissue[M].Berlin, Heidelberag:Springerverlag,1992,555-556.
[2] 潘淑琴,扬华清,彭爱民.双侧胫骨延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15-216.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