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也有了普遍的提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也与日俱增,急症的手术率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水平,降低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社会化问题。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90例老年急腹症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591例老年急腹症患者,急诊手术290例,手术率49.8%。合并高血压182例,Ⅱ型糖尿病43例,慢性支气管炎24例,脑梗塞34例,各类心脏病72例,前列腺疾病33例,肾功能不全5例,前列腺增生7例,帕金森6例。
1.2 护理方法
术前对病人进行及时、细致和全面的评估,尽可能消除或纠正已发现的各种可逆性危险因素,并与病人和家属做好沟通。术后则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对于老年患者应重点注意的有关事项要多次告知和强调,并辅助患者咳嗽、排痰、翻身,以及鼓励患者尽早下地活动。
2 讨论
2.1 术前护理
老年病人由于病情急、年龄大,病人无完整心理适应过程,加之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足,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从接触病人开始,护士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要用最短的时间对病人做出心理分析及心理诊断,耐心、热情地对待病人,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某些必要的手术步骤和大致的手术时间,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由于老年人心血管代偿功能减弱、呼吸功能进行性减退且伴随疾病多,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必须与患者家属做好细致的沟通,若沟通不到位,家属不理解,极易酿成医疗纠纷。
2.2 术后护理
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低,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反应差,在应激情况下病情变化更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持续心电监护,随时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尿量、血糖、血氧饱和度值,检测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如有意外情况发生,立即采取急救措施[1]。老年急腹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如果术前缺乏充分的呼吸道准备,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加强老年急腹症患者急诊手术后呼吸道的管理至关重要。术后患者常因伤口疼痛,不敢咳嗽,使分泌物停留在支气管内,易致呼吸道感染,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2]。镇痛是术后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及急性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护士应正确评估伤口疼痛的程度,观察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和护理。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伤口拆线时间比中青年应迟2~7 d,因此要及时纠正引起切口裂开和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必要时补充适量的新鲜血液。帮助病人咯痰、打喷嚏、排便时都要用双手保护切口两则腹壁向切口挤压,减少对切口的冲力和疼痛[3],选用高效能的抗菌药物避免切口感染。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一般肛门排气时间较青壮年晚1~2 d,术后腹胀较为突出,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如术后3 d尚未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