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关系,促进痰液的排除是预防和缓解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指导病人正确的咯痰方法,鼓励自行咯痰;对低效咯痰者2~3h给予翻身、叩背,刺激咯痰;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2.2 老年病人血流动力学特点与护理
   
  2.2.1 老年病人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本组病例均为高龄病人,多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和(或)器质性病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半数病人存在高血压、冠心病;静脉血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同时术前骨折下肢活动明显减少,术后切口疼痛,麻醉反应等又使下肢活动明显受限,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以上因素可导致老年病人术后易发生静脉血栓,危及生命。

  2.2.2 护理
   
  2.2.2.1 抬高患肢 术后下肢保护外展中立位,同时将患肢抬高20°~25°,促进静脉回流。避免患肢受压,保持引流通畅,以促进静脉回流。
   
  2.2.2.2 早期积极活动 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许多静脉窦,这些静脉窦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因此易发生静脉血栓。早期积极活动,如肌肉关节主动活动、肌肉按摩和关节被动伸屈以及翻身等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根据护理评估,因人而异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并督促实 施。一般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指导病人行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活动(20次/2h),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2h协助翻身1次,避免患肢内收、外旋;行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肉主动等长收缩活动,每日4组,每组25次/15min;根据病情协助床上坐起,每天2~3次,每次不超过30min,同时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渐由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

2.2.3 下肢血液回流观察 治疗静脉血栓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般静脉血栓的高发期是术后1~4d,在此期间注意加强对肢体肿胀、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感觉的观察,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对比观察,必要时测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3 其他重要器官的特点与护理
   
  2.3.1 老年病人神经精神系统特点与护理 老年病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衰退,有反应迟钝、易疲劳、记忆力差、睡眠不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股骨远端疲劳骨折误诊教训
    应用SPECT观察激素对股骨头血流动力学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皮质的肥厚反应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及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股骨距的三维结构和显微结构特征及其力
    髁支持板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股骨髁骨
    Hybrid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
    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
    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
    DCS与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比
    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预防先髋术后股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