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聘请法律界的老师进行经常性规范培训,通过法制教育,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让护士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感,使护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了病人和自己的权益。
2.2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的继续学习,还要培养自己的操作技能,管理者千方百计为护士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并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获得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在医院内每季进行三基考核,专业技术操作考试,对护理人员的成长进行动态观察。护士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与病人的沟通能力。
2.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中午班、夜班要增加人员,医疗高峰时要实行弹性排班制,当天的突发事件发生或重病人的抢救都可以实行动态排班,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2.4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可能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
2.5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要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制定《护理安全防范事故措施》、《护理质控标准》、《医嘱查对制度》等,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质控小组要加大监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加强夜间查房工作,系统地观察护士自律性。在对护士执行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同时,必须加强证据的收集和管理,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3]。规定对一些关键操作、创伤性的护理操作,不管病人是否选择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重要的告知教育内容要在护理记录中体现。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