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关键词】  护理工作 安全隐患与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有利于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保证医疗程序,促进医学科学发展。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是保证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1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1.1  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重视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例如,在床头交班时没有顾及病人是否愿意而随意暴露病人的躯体,有的把病人的隐私在不适宜的场合谈论,这就侵犯了病人隐私权和保密权。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1.2  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  (1)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继续教育的机会;(2)受环境的影响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医院对护理工作重视不够,投入较少;(3)知识不断的更新,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4)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中,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护理需求,也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益。

    1.3  护理职业的特殊性  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许多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病人参与,所有的谈话和操作不可能都叫病人签字或知情,例如对昏迷病人的护理等,护理操作有许多环节是在治疗室内进行,病人和家属对期间的操作可以质疑,护士夜间巡视病房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

    1.4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  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尤其是病人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2]。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够,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以及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重视成本核算、减员、裁员等。

2  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护理安全防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形成过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查找原因,主动帮助病人解决问题;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卫生宣教及护患沟通工作,让我们的护理工作得到病人及家属的支持与监督,让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病人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体现现代护理特色。

    2.1  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  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西北军队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母婴同室实施整体护理的探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纤支镜行瘤体注药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