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雾化吸入效果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杨筱荣 黎俊霞 邓春梅
摘 要:超声雾化吸入是通过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为目的。通过我们对86例患者使用雾化吸入的观察和护理,来探讨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即使用不当而导致的吸入不适,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雾化吸入;疗效观察;护理 
超声雾化吸入是辅助治疗肺炎及呼吸道疾患的措施之一。主要是通过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为目的。通过我们对86例患者使用雾化吸入的观察和护理,来探讨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即使用不当而导致的吸入不适,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 病例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成人23例,儿童63例 
1.2方法。 雾化液均取注射用水或0.9%生理盐水配制,温度在37度左右,成人采用大雾量吸入,时间为20min/次,5天为一治疗周期,儿童则采用渐进调节雾化量的吸入法,即从小雾量开始,吸入片刻,待气管适应后,再渐进雾化吸入量,时间不超过20min/次。成人使用咬嘴吸入器,致使雾气直达气管内,最大限量的使药液发挥作用。而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则使用面罩式吸入法,使雾化气在口,鼻,咽喉部直至气管内,对不配合患儿也可采用睡眠后雾化。尤其是对患儿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吵闹,气促及烦躁等症状,雾化后予以拍背,以帮助痰液从气管,支气管壁上脱落,从而易于排除和吸收。雾化体位均选用坐位或恻卧位雾化。 
2 结果 
86例患者,经过雾化吸入,并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 讨论 
治疗肺炎及支气管疾患,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采用雾化吸入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则不能使雾化吸入法发挥最好的作用。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加以观察和护理,均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有效的配合治疗肺部疾患。 
3.1 雾化最佳时间。 肺部感染后,应在及时使用抗生素后再行雾化洗入。 
3.2 雾化的体位。 以坐位或恻卧位为佳,因为仰位较坐位潮气量降低,尤其是婴幼儿不善于做深呼吸,使肺活量下降而导致患儿出现烦躁,呼吸费力。采用坐位均能有效的避免以上的不适症状。 
3.3 雾化配制液的选择。 注射用水或0.9%生理盐水。成人使用生理盐水能助消炎吸收,而患儿使用盐水,则因其味微咸,使患儿感觉味道很怪,拒绝吸入。因此儿童则选用注射用水,患儿易于接受。 
3.4 雾化液的温度。 采用37度左右,因冷空气进入支气管内,可致支气管痉挛,引起刺激性咳嗽而加重吸入的副作用。 
3.5 雾化吸入量的调节。 成人可选择大雾量的吸入而有效的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婴幼儿则因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如开始大雾量吸入,可因大雾化量急剧进入器官内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憋气,呼吸困难,采用渐进雾化量的吸入,避免了以上不适,并能加速痰液的脱落和排除。对不配合的患儿采取睡眠后吸入。 
3.6 雾化后的护理。 成人嘱其雾化后将稀释的痰液咳出,儿童则可采取拍背方法,使稀释的痰液在外力的作用下,将粘附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脱落,易于排除,从而达到雾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王少丽、倪少华,护理学的应用进展,中国护理学杂志,2002,2(6):856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氧化亚氮吸入镇痛分娩200例分析
    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
    烟火吸入性损伤致食管入口狭窄一例
    甲苯二异氰酸酯吸入对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 重度吸入性呼吸道损伤特点及对策
    中 重度吸入性呼吸道损伤特点及对策
    皮质激素吸入疗法防治小儿哮喘的进展
    鱼腥草超声雾化治疗喉源性咳嗽270例疗
    氧气喷射雾化吸入万托林治疗慢性阻塞性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546例血清吸入性过敏
    笑气吸入镇痛分娩108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肝素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
    谈吸入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