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精神反应,吃奶、睡眠、哭声及大小便有无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注:两组间比较:#P<0.01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随着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增加,新生儿迁延性黄疸呈增多趋势。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液中的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后,在肝脏中合成胆红素随胆汁分泌入小肠,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易被小肠内β葡萄糖醛酸还原成未结合胆红素被小肠吸收[1]。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10~12h初次排出胎便,出生后:3~4d开始排黄便,如果胎便排尽时间延迟,可致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负荷增加,增加胆红素的重吸收而致黄疸。通过本研究发现,采用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可以加快胆红素的下降速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抚触是一种方法简便且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2],腹部抚触对胃肠道是一种机械刺激,通过对婴儿皮肤和感官进行科学的、温和的、良好刺激,可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使胃肠道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加,并使肠道的吸收能力增加,刺激肠蠕动,增加胎便排泄次数,减少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减轻新生儿的黄疸,促进婴儿的健康发育,提高对环境的反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另外,抚触使新生儿的食欲增加,从而加速正常菌群生长,也可促进肠蠕动,加快胎粪排出,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从而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中医学认为通过腹部按摩,能健脾和胃,行滞消食[3]。通过抚触,可使降结肠、直肠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降结肠、直肠蠕动增加,促进胃肠的通降功能,有明显的清热通便泻下作用,促使胎粪及早排出。
【参考文献】
1 王和平.纯母乳喂养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原医刊,2003,30(12):435
2 肖红,彭侠,金桂英,等.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中国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