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的抚触护理研究

儿精神反应,吃奶、睡眠、哭声及大小便有无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注:两组间比较:#P<0.01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随着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增加,新生儿迁延性黄疸呈增多趋势。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液中的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后,在肝脏中合成胆红素随胆汁分泌入小肠,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易被小肠内β葡萄糖醛酸还原成未结合胆红素被小肠吸收[1]。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10~12h初次排出胎便,出生后:3~4d开始排黄便,如果胎便排尽时间延迟,可致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负荷增加,增加胆红素的重吸收而致黄疸。通过本研究发现,采用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可以加快胆红素的下降速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抚触是一种方法简便且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2],腹部抚触对胃肠道是一种机械刺激,通过对婴儿皮肤和感官进行科学的、温和的、良好刺激,可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使胃肠道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加,并使肠道的吸收能力增加,刺激肠蠕动,增加胎便排泄次数,减少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减轻新生儿的黄疸,促进婴儿的健康发育,提高对环境的反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另外,抚触使新生儿的食欲增加,从而加速正常菌群生长,也可促进肠蠕动,加快胎粪排出,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从而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中医学认为通过腹部按摩,能健脾和胃,行滞消食[3]。通过抚触,可使降结肠、直肠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降结肠、直肠蠕动增加,促进胃肠的通降功能,有明显的清热通便泻下作用,促使胎粪及早排出。

参考文献
  1 王和平.纯母乳喂养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原医刊,2003,30(12):435

2 肖红,彭侠,金桂英,等.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中国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一例父源染色体有两种新生5p缺失的患者
    新生化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剖宫产术应用单叶产钳助产对新生儿窒息
    阿奇霉素治疗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疗效
    细胞生长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儿红臀与局部霉菌感染关系的临床观
    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对羊水 度污染新生儿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神经生长因子减轻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
    左旋硝基精氨酸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
    660例壮族新生儿红细胞酶缺乏症及地中
    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七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