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病情变化快,尤其是急性大出血导致的出血性休克,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危及生命,其死亡率可达10%以上[2]。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我科2006年1~12月共收治5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52例患者,男40例,女12例,年龄27~73岁。入院时已发生失血性休克4例,呕血同时伴黑便或暗红色大便35例,单纯便血13例。经止血药物垂体后叶素静滴,凝血酶口服,去甲肾上腺素胃管内注入及三腔管压迫止血治疗,在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下,24h出血停止37例,48h出血停止13例,自动出院1例,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1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一般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血迹,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3],并给予吸氧。

    2.1.2  补充血容量及有效止血,是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最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

    ①要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迅速的给予止血药,另一条补充血容量,并尽快的配好血。输血时应输新鲜血液,有利于止血,避免库存血中氨含量过高诱发肝性脑病。

    ②掌握止血药物的用法。垂体后叶素在静滴时应当严格控制滴速,滴速过快可增加胃肠蠕动,导致破裂的血管重新出血。凝血酶在口服时用0.9%生理盐水稀释,因其在酸性条件下灭活,并且只能外用或口服,切忌静脉用药,应单独存放。

    ③熟练掌握三腔管的用法。在放三腔管前应认真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插管前应先检查三腔管两气囊是否漏气、气囊注气后大小、膨胀是否均匀等。在三腔管放置操作完毕后首先要观察压迫是否有效,其次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心慌、胸闷等其它不适,以便及时处理。

    2.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2.1  每15~30min测一次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有条件者给予心电监护。根据病情掌握输液和输血速度及量,当收缩压在70mmHg以下时,应加压输血,当血压接近或恢复正常时,输血或补液速度应缓慢,以免血压过高导致重新出血。

2.2.2  观察并记录呕吐物、胃管吸出物及大便的颜色、量、性状,用以判断是否再出血。

    2.2.3  观察呕血、便血先兆。头晕、恶心、心率加快常为呕血先兆,腹胀、肠鸣音增强常为便血先兆,一旦上述症状出现应及时处理。

    2.2.4  根据临床表现判断出血量,当失血量达500mL时,患者表现为怕冷、皮肤苍白、头晕、劲静脉陷落;当失血量达1000mL时,患者表现为眩晕、口渴、尿少、血压下降至90mmHg,脉搏快100次/min,血红蛋白100g/L;当失血量达1500mL时,患者表现为躁动不安、出冷汗、尿少、血压下降至60~80mmHg以下,脉搏>100次/min,血红蛋白降至70g/L红细胸压积低于30%。

    2.2.5  尿量的观察与记录。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是观察出血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指标,所以应当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当24h尿量少于400mL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3  饮食护理

    肝硬化上消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第七例——全身皮肤硬化,活动后呼吸困
    伴发干燥综合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
    儿童多发性硬化九例分析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
    肝硬化病人营养支持的进展
    雌激素对去势兔血脂 内皮素及动脉粥样
    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73例分析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4例临床
    系统性硬化症发生肾危象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1例
    六虫胶囊对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微循环的
    红花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