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护理文件
护理文件是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称,是护士工作行为记录的文字材料,也是各项护理活动及病情观察的客观记录[1]。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可以复印或复制的内容之一[2]。因此,全面、真实、准确的护理记录,不仅反映护士的综合素质,也是保护护患双方合法权利的举证依据。长期以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确实存在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不准确的现象。自2005年4月我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针对护理文件书写中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积极整改,取得满意效果,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1 原因分析
1.1 完整性缺陷 由于护理文件书写缺乏完整性,不能反映病情动态变化和治疗护理的连续性,从而使其存在纠纷隐患。(1)体温单描记不完整,主要表现体重、血压缺项,大小便记录不全,记出入量的患者,无出入量总结,生命体征描绘不齐或写“患者不在”。(2)护理记录不完整,主要表现为无护理措施落实和观察记录,如绝对卧床患者,医嘱有q2 h翻身、口腔护理、会阴护理,但护理记录不能反映措施落实与否,更无皮肤、口腔、会阴的观察和评估记录。其次是对专科重点观察和护理措施记录不详或无记录。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后无皮肤、心率、瞳孔等相应的专科情况记录。(3)静脉输液记录不完整,主要表现无输液滴数、无执行时间记录。
1.2 客观性和真实性缺陷 由于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缺乏责任心,没有认真检查和评估患者,未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使其书写的护理文件缺乏客观真实性。(1)体温单描记不真实,主要表现是体温单上写“患者不在”,但在医生查房、治疗,甚至护理记录单上反应,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其次是在体重栏写“平车”或“卧床”,而入院评估时描述“患者步入病房”或“患者外出活动”。(2)护理记录不真实,主要表现是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如在护理记录上“病情无变化”栏打“√”,表明病情无变化,但医生病程记录是“患者体温39.5 ℃,诉头昏、头痛、胸闷等”。其次是护理措施不真实,如会阴冲洗有记录,但核实患者未落实护理措施。再次是护理记录涂改,表达不清,有可能引起患者怀疑和争议。(3)医嘱单签字不真实,主要表现是执行医嘱的时间与医生开医嘱的时间有矛盾,如医生9∶00开临时医嘱,11∶00护士才接到该医嘱,为使医嘱在有效时间内执行,护士便在执行时间栏签10∶00执行。(4)静脉输液单不真实,主要表现是输液滴数与实际速度不吻合,如输液量为500 ml,滴数60滴/min,但1 h就输完了。
1.3 及时性和准确性缺陷 由于护理记录不准确、不及时而存在纠纷隐患。(1)执行医嘱时间不准确,如医嘱15∶00开出持续低流量吸氧,立即执行。而护理记录单上23∶00才记录给持续低流量吸氧。(2)护理记录不准确不及时,主要表现未按医嘱和护理级别要求,按时巡视记录,如患者上午9∶00入院,医嘱1级护理,下午17∶00才有一次护理记录。其次,是急诊手术患者入院后,无术前准备和入手术室时间记录。再次是时间位点不准确,如患者入院时间、病情变化抢救时间、死亡时间等与医生记录不稳合。
2 规范书写的对策
2.1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其医疗护理行为 (1)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通过学习使护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