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而诱发重症肺炎、急性左心衰、急性呼吸衰竭。
已知,正常吞咽是一系列复杂协调的神经肌肉运动过程,受大脑支配,需口、咽、食物共同参与,其中任何一个部位的机能障碍可导致误吸。吞咽分3期,第一期:用吞咽将食物送至咽部,叫“随意期”。第二期:食物通过咽部引起一系列反射动作叫“反射期”。第三期:食物通过食管并经过食管蠕动将食团推入胃内叫“蠕动期”[2]。误吸发生在第二期,此期呼吸暂时停止,软腭即会厌闭锁,使上腔内压力增高引起咽下反射,食物不会进入气管,如呼吸未停,会厌闭锁不全,口腔压力无法升高,食物误入气管而引起误吸。老年人因咽喉黏膜萎缩、变薄、喉的感觉减退,咽缩肌活动作用减弱,极易发生吞咽困难,使食物、口水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以上3例患者均为73岁以上老年人,且均有心脑血管疾病,而这类疾病发生误吸的发病率为25%~50%[3]。因此对老年患者误吸的预防尤为重要。
2.2 老年患者误吸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2.2.1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的原发心脑血管疾病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的原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对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维持正常的吞咽功能。
2.2.2 选择合适的食物 对老年患者特别对容易发生呛咳和吞咽困难者,食物以半流质为宜,如粥、蛋羹、菜泥、面糊、烂面等。避免容易引起呛咳的汤、水食物及容易引起吞咽困难的干食,避免进食黏性较大的年糕等食物,水分的摄入应尽量混在半流汁的食物中给予,以减少误吸的可能。另外,应注意食物的口味及温度,以增进食欲刺激吞咽反射。
2.2.3 采取科学的进食体位 应在病人进食时采用舒适的体位,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卧床的病人应抬高床头30°~40°,以利于吞咽动作,减少误吸机会。
2.2.4 早期给予鼻饲饮食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及容易呛咳、昏迷的病人应及早给予胃管鼻饲,避免误吸发生,病情好转后逐渐改口进饮食,但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进食时应严密观察进食情况,及时发现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