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锻炼身体。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时间和项目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应在科学的运动处方指导下开展体育锻炼。所谓的运动处方其概念可以概括为[4]: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人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和频率,并应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进行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也要多看报、读书或画画、写字等以锻炼自己思维、辨别能力,延缓记忆力衰退。
2.2.2.4 要有适宜的饮食与营养 老年人要薄酒戒烟、营养均衡、三餐有节、食不过饱,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规律;另外限脂控甜,食用少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科学进补,增加钙、核酸的摄入,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及多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的饮食与营养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
2.2.2.5 预防疾病应定期进行检查 老年人检查身体尽量用无创伤性而且较敏感的方法,重点检查心、脑、肺、肾等脏器疾病和肿瘤,注意发现隐匿性疾病,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2.3 结果 用一种疗法或措施是否比其他的疗法或措施更有效。例如着重心理的护理,对于性格内向孤僻、什么事都憋在心里、不多与人交谈的老年人,能否打开其心扉,是对这种性格的老年人健康保健成败的关键。
2.3 以批判性评价老年人的保健措施存在的问题 如“老年人要学会控制感情”这点,某些老年人过度控制自己感情(因丧偶、丧子之痛,中风而偏瘫等情况)表现很冷静,而没有情绪的波动,会使其更难受,更难面对现实,保健人员应重新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
2.4 根据专家和试验意见决定是否将最好的证据用于护理计划 如“适当体力和脑力劳动”,在我国常有一句俗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被当作老年人健身格言。但从近代医学观点看,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4],因为吃饭特别吃饱饭后运动对于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一种负担。科学研究证明在餐后60min血压由139mmHg下降到129mmHg,而心率上升15次/min,中度运动后有些人会出现明显的体位性低血压,说明餐后运动会引起心血管系统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2h内进行运动锻炼。这样一来根据专家的意见就要将某些老年人习以为常的这种行为改变。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