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即可,不宜过多进行。患者诉肩痛时,要注意患者的转移、检查床上体位摆放是否正确。
2.2.3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良肢位摆放 采取体位疗法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早期进行预防性措施,尤其是肩关节半脱位,一旦出现多难以恢复。故要使患者认识到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1)坐位时瘫痪的上肢可安置在轮椅上的支撑台,没有支撑物时,可在患者双腿上放一枕头,并将患肢置于枕头上或立位时使用肩部吊带。(2)仰卧位,患侧肩胛骨下、上下臂用薄枕垫高,使患侧肩胛骨处于前伸位,上肢轻微外展,肘关节伸或屈曲90°交替,腕关节微背伸,掌心向下。指关节伸直,拇指外展。(3)患侧卧位,患侧在下,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肩胛骨的内侧缘平靠于胸腔,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上肢放在躯干上。此体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并使整个患侧拉长,从而减少痉挛。(4)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枕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下垫一个枕头,使患侧肩部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
2.2.4 预防肩关节强直 患者躺在床上或垫子上,叉握双手至头上。康复护士教会患者自己正确地运动肩关节,用健臂带动偏瘫臂上举。
2.2.5 保护患肢 对偏瘫患者进行站立、步行训练时,康复护士要给予必要的协助,站在患者的侧面或对面。如患者身体不稳,不可牵拉患侧肢体,以避免骨折和脱臼。
2.2.6 正确搬运患者 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肩关节,如穿衣、翻身、体位转换等,避免强拉硬拽。
2.2.7 对肩手综合征的患者,要避免腕屈曲,改善静脉回流 注意床上和椅上的体位摆放,保证患者的手不要受压和悬垂。发病2周内开始无痛性ROM训练,手部做向心性按摩。肿胀的患手用1根粗约1~2mm的细线做向心性缠绕,缠绕的顺序为大拇指、其他逐个手指、手掌、手背、腕关节。并教会患者及家属。也可采取有止痛、解痉、消肿效果的冷疗,用湿润的冷毛巾包绕整个肩、肩胛和手指的掌面,每次10~15min,2次/d。或将患手浸泡在9.4℃~11℃冷水,1次/d。也可采取冷热水交替浸泡疗法,促进微血管的扩张-收缩反应,调节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患肢浸泡在温度为42℃的热水中,4min后放入10℃~20℃的冷水浸泡1min,如此反复持续30min,1次/d。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