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中风后肩部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对策

【关键词】  综合征

    肩部综合征是中风(中枢性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肩手综合征、肩(盂肱)关节半脱位、肌痉挛和关节挛缩、误用综合征,通常表现为活动肩关节时出现疼痛,运动受限,患侧手部肿胀疼痛,并有血管运动性变化和肌肉萎缩,严重患者可有静息时肩部自发痛。最早发生在中风后2周,多于2~3个月内出现。肩部的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其生活质量严重的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绝望等心理障碍[1]。为了探讨本病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笔者对本科2003年6月~2005年1月共19个月中,我科收治的126例中风患者中合并肩部综合征的38例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7~77岁,平均56.68岁,病程20天~4个月。其中脑梗死21例,脑出血17例。

  1.2  原因分析

  1.2.1  肩手综合征  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多发生在中枢性损伤后1~3个月内出现,多突然发生,早期只出现肩部疼痛,继而出现手和腕关节的疼痛,手部肿胀进行性加重,并且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被动运动易引起肩部的剧烈疼痛。在后期肩、手自发痛和手肿胀消失,皮肤萎缩,手部肌肉萎缩逐渐加重。3~6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皮肤、肌肉萎缩更加明显,手指完全挛缩,形成一种典型的畸形,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

  1.2.2  肩(盂肱)关节半脱位[2]  肩关节半脱位是指肩关节机械完整性的改变,引起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及的间隙,又称不整齐肩。在偏瘫患者很常见。引起肩关节半脱位的因素有:(1)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下旋转。

  1.2.3  肌痉挛和关节囊挛缩  中风偏瘫的患者在痉挛期,由于肌张力异常增高,使得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失衡,出现挛缩肩。另外,由于长时间的肌肉紧张导致疼痛,而过度牵拉挛缩的肌肉会使肩和上肢疼痛加剧。

  1.2.4  误用综合征  即由于康复治疗方法错误、不当的搬运、频繁的痛肢活动引发的一种医源性继发性损伤。

  2  康复护理

  2.1  康复护理评定[3]  一般情况:包括文化程度、生理状态、精神心理状态、ADL、皮肤检查、营养评估、排泄状况、社区环境。

  2.2  康复护理对策  详细评估造成肩部综合征的原因、疼痛的频率、影响的因素、肩痛对生活的影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等。

  2.2.1  及早进行心理干预  (1)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建立残疾人通道,病房尽量减少障碍,防止摔倒或碰伤。定时播放清新舒缓的乐曲,消除患者因疼痛等因素造成的郁闷和焦虑情绪。(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及时做好环境、住院须知、疾病知识的宣教。对待患者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关心。(3)做好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正确的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对于有焦虑、抑郁症的患者,要从病情、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和患者(家属)一起制定康复护理计划。(4)在ADL训练中,对任何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赞扬。(5)重视社会化康复,做好患者单位和家属(陪护)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2.2.2  及早消除疼痛  关节的早期活动,可以防止因制动引起的关节粘连性病变,但不适当的活动又可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和肩痛。在软瘫期,康复护士可对患者做无痛范围内的肩关节被动运动。被动活动中要保护肩关节,每日1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活血化瘀法在中风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体会
    浅议 临证指南医案 中风 初诊处方的用
    探讨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中风的防治及康复护理
    中风家庭急救
    老年脑中风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中风康复期的中医护理
    混合性中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中风后的肢体及心理康复与护理对策
    中风病人康复期移动技术
    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