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24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

    作者:武斐宁 李琨 吴媛媛 王艾莹 苏颖

【关键词】  ,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1]。我国糖尿病患者近年来也逐渐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我科自2004年引进美国福尼亚胰岛素泵,先后为24例患者进行了胰岛素强化治疗。针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泵治疗的特殊性,笔者对患者进行了从心理、技术到家庭、社会等全方位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4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男8例,女16例;年龄23~80岁;病史2~38年。其中1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21例。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患者虽然愿意接受治疗,但仍存在疑虑。笔者观察24例患者在置泵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其表现为:(1)8例患者担心血糖控制不好,延误治疗。(2)4例患者怕出现低血糖反应。(3)12例患者担心每天24h带泵会引起生活不便。针对以上各种心理问题,为患者介绍了胰岛素泵的特性,详述了有关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措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已证明胰岛素泵是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降低[2]。胰岛素泵还避免了每日多次皮下注射之痛苦,使工作、生活更轻松自由。向患者讲解并演示了有关泵的注意事项以及机器发生报警后的应急处理。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患者及其家属逐步消除了各种疑虑。

  2.2  治疗护理

  2.2.1  置泵前的准备与护理  胰岛素泵为电脑控制的高科技产品,笔者选择了需要用胰岛素治疗并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患者作为安泵对象。21例患者安泵前3~5天先使用短效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此时,应协助患者洗澡、更衣以防皮肤感染。

 2.2.2  置泵方法及护理  (1)将所用物品备齐后携至患者床前,嘱患者取平卧或坐位,选择脐部两侧不妨碍活动之处为穿刺点。用0.2%碘伏消毒患者皮肤2次,同时消毒安泵人员的手,此时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针,针头快速刺入皮下,用固定膜固定之后将泵置于患者腰间。(2)护士在安泵过程中需协助医师认真检查胰岛素储液管和充注软管内有无气体。护士应熟练掌握不同浓度胰岛素的安装、调试及常见报警的处理,定时定量为患者输注餐前大剂量,同时掌握胰岛素剂量的计算和设定以及泵的操作技术和常见故障的处理。

  2.2.3  安置后护理  (1)严密观察血糖变化,安泵后前3天每日监测血糖7~8次,3天后视血糖控制情况改为每周一、周四测试,测试分早餐前后、午餐前后即每日4次。为医师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2)注意低血糖反应,尤其是置泵后3~7天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容易发生低血糖。本组病例中3例于置泵后3天内出现心慌、乏力、饥饿等低血糖反应,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快纠正。(3)局部皮肤护理。充注软管在皮下保留5~7天后,需连同旧的装置一起拔出丢弃。更换部位用新的装置安装皮下软管,部位与原注部位应相隔2~3cm以上。

  3  体会

  胰岛素皮下注射常给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患者的血糖控制很不稳定。胰岛素泵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3]。在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我科护理人员通过全方位的系统护理,保证了这种新方法的治疗效果。如何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是临床所面临的新课题[4]。针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泵治疗的特殊性,对患者进行从心理、技术到家庭、社会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早期后路环状减压
    儿童智力低下434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
    24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石性胆囊炎24例
    249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策略分析
    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24例
    阿米巴痢疾154例临床分析
    体外培养24小时受精失败卵母细胞单精子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4例临床
    114例脑卒中患者ADL改善情况的初步分析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婴幼儿腹泻伴发低钙惊厥24例临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