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手术后心搏骤停复苏11例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
|
3 护理对策 3.1 提高护理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意识 CPCR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是时间问题。每次实施CPCR后,护士长均及时评价护理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意识和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心搏骤停的诱因,做到对心搏骤停患者能够瞬间评估判断,及早实施CPCR,提高CPCR成功率。本组11例均为病情出现突变,如心率、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心电图出现频发性室早、室速时,即被医护人员发现,并即时开始抢救,从而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3.2 ICU内开胸心脏按压(OCC),为患者争取了有效的“黄金时机” 平时ICU内准备好已消毒的开胸包及其他相应的抢救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每班检查并交接,以备急需。护士在进行CPCR时应有充分的OCC意识,熟悉OCC的操作配合并及时准备好相应物品待用。本组11例中,有6例实施OCC,存活4例,死亡2例,护士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3 提高ICU护士CPCR护理技术及业务素质,锻炼能力,保障抢救的及时和有效 ICU每位患者床头均备有相应型号的加压皮球及加压面罩,所有护理人员均掌握了加压皮球给氧技术。心搏骤停时,能够及时保证氧的供给,且为气管插管做好了准备。ICU护师以上人员经过训练,均掌握了初级心肺复苏技术和气管插管技术,为CPCR的成功争取了时间。本组有1例患者手术后次日凌晨在频发室早后突然心搏骤停,SaO2降至60%左右,在班护士在通知医生的同时,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和皮球加压面罩给氧,从而争取了“黄金”时间,使抢救终获成功。 3.4 严格规范的工作制度和分工,是及时、准确、有效抢救的重要条件 对部分高危患者床旁常规备有治疗心律紊乱药物,如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等,并按常规剂量抽好放在空针内,从而使第一种抢救药从下医嘱到注入患者体内一般不超过30 s;除颤器置于床旁,呈充电状态,随时可用;开胸包放在ICU固定位置;每一班次均配备经过CPCR培训的人员,保证了CPCR时的医护合作默契及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3.5 确保抢救药物的使用及时有效 患者住ICU期间,使用深静脉留置针或套管针,始终确保中心静脉液路的通畅。特殊用药有专一通路,不允许在此液路推注其他药物。实施CPCR时,所有抢救用药应从中心静脉液路静注,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并可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重复使用,以使其尽快达到抢救目的。 3.6 加强呼吸道管理尤其对婴幼儿,杜绝呼吸道管理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 本组11例中3例为气管插管部分堵塞引起的通气障碍,且均为婴幼儿。这是由于婴幼儿气道狭小、咳嗽、吞咽反射不健全、气管插管浅等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体会,呼吸道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湿化气道,以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2)及时有效吸痰,勤听呼吸音,保持呼吸道通畅;(3)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肺部感染;(4)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5)尤其对婴幼儿要加强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换瓣术后口服抗凝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高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