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体护理实际效果分析与探讨 |
|
士队伍了解表明,护士的知识结构中最缺乏的内容依次为管理学、心理学、康复医学、交流学。所以尚不能完全适应整体护理工作的需求,导致整体护理效果欠佳。
2 改进措施
2.1 以病人为中心,制订新的护理表格 护理人员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重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书写方式,减轻护士书写工作量。我院要求整体护理病区制定常见病标准护理计划,全院制定入院评估、住院评估、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等护理表格。专科护士在熟记标准护理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在护理表格上以打“√”形式填写,对患者的动态变化以PIO形式记录(P:护理问题;I:护理措施;O:护理效果),简化了护士的工作流程,使护士有更多时间深入病房与患者沟通。另一方面在工作安排上对整体护理病房尽可能保证人员充足,以保证整体护理病房工作开展。通过增加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时间,使护士能及时了解患者身心两方面健康问题,及时解决患者护理问题,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 2.2 改变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制订新的工作程序 在临床上真正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就需改变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制定新的工作程序。如我院妇科病区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每位患者从入院介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PIO的护理书写、出院宣教均由一位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因此,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十分了解,能及时解决患者护理健康问题,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深了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了解,患者的满意度从95%上升到99%,切实达到以病人为中心的目的。护士在为患者解决问题中看到了自身价值,她们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素质。 2.3 制订有效的质量评估标准 我院在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制订了一系列护理质量标准,包括护理宗旨、护理目标、各类护理表格等。各病区与专科制订了详细标准护理计划,使护士在具体工作执行中有标准,质量评估时有依据,并结合1个月1次测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加以综合评估护理质量,使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步向深度发展。 2.4 提高护理人员多方面素质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具备广泛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护士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实现角色转变,使之成为患者的教育者、帮助者、咨询者。目前大部分护士采取专科、本科自学考试形式,提高文化层次,及时补上护理心理学、康复医学、交流学等学科知识,掌握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掌握心理护理方法,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对已有大专学历的护士通过在职继续教育,如参加市、区整体护理学习班、讲座、参观等形式不断增加知识信息和掌握工作技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整体护理质量。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闭合性腹部外伤的早期征象及护理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自体骨移植颞颌关节重建术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