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电击伤后交肢皮瓣移植围手术期护理

3 d后逐渐消退。如发现肿胀严重,要检查其原因,防止因肿胀严重压迫血管,或发生感染,及时采取减张或引流等有效措施。
2.3.1.3 每次测温的同时,检查毛细血管反应。常用方法是,用消毒棉签压迫皮瓣皮肤呈苍白,然后移去,皮瓣肤色由苍白转为红润的间歇,即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充盈时间为1~2 s,如延长至5 s以上,提示有血管危象发生。
2.3.1.4 合理安排患者的治疗、休息 为了预防吻合血管的痉挛或血栓形成,术后常规应用扩血管药、抗凝药物及抗生素。给药应按时进行,一般补液在清晨6时开始至晚上10时结束,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常用药物有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及广谱抗生素等,还需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或潘生丁等,护士应掌握药物浓度及药理作用。
2.3.2 体位护理 术后患肢应固定制动,必要时石膏固定,将肢体的关节保持在功能位。局部移动时,应避免皮瓣血管的牵拉和受压,护理中应随时纠正对血运不利的体位,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15°左右,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对下肢交腿皮瓣移植患者,生活上多给予协助。
2.3.3 功能锻炼
2.3.3.1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移植皮瓣断蒂后,应尽早行功能锻炼以避免患肢功能障碍和关节僵直。成活后的皮瓣边缘组织易损伤,在作功能运动时,医护人员应在场指导,手法要轻柔,动作要缓慢,使患者关节运动范围逐渐加大,以免引起剧烈疼痛或损伤皮瓣组织。
2.3.3.2 出院健康指导 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可能达到功能的完全恢复,因此出院前的康复指导至关重要。护士应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详细介绍功能锻炼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步骤,定期咨询和复查,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本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访,24例功能恢复良好,1例在治疗中显效,3例未随访。

(本文编辑:师晓宁)

作者简介:李培荣(1965-),女,四川泸州人,护师,大专,护士长,主要从事烧伤和骨科护理工作
李培荣(解放军第322医院护理部,山西 大同 037006)
李京力(解放军第322医院护理部,山西 大同 037006)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生物撞击机的研制及撞击伤发生机制的研
    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甲状腺素水
    镧示踪观察兔视网膜冲击伤后血视网膜屏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c
    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24例
    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内皮素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颈髓损伤后线粒体功能
    成鼠胸髓损伤后延迟植入雪旺细胞与胚胎
    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诊治
    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诊治
    外伤后脑膨出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
    脑损伤后综合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