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癌痛止痛与护理进展

时发现并作出相应评估。
1.3.4 仔细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疼痛评价是不可间断的工作,需随时注意新疼痛的出现,因疼痛的变化为疾病发展的信号,可能是感染或骨折等,所以要对持续性疼痛重新不断地评价,以确定新的病因。

2 止痛方法

2.1 药物镇痛
2.1.1 给药原则 癌症疼痛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多年来国内外临床经验认为,药物治疗乃是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依靠[2]。WHO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正是一个国际上已被广泛接受的癌痛药物治疗方法,只要正确遵循该方案的基本原则,90%的癌痛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给药必须遵守五个基本原则[3]:口服、定时、按阶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一般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治疗轻至中度疼痛,常用扑热息痛、阿斯匹林;如疼痛持续或加剧,在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增加(不是取代)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或氢可酮;对持续性疼痛或疼痛初起即表现为中至重度者,应选用强效阿片类药物或提高阿片类药物剂量,并辅以“必要时”增加的剂量,如吗啡制剂等。此外,对严重疼痛不能控制时(如肿瘤引起的压迫症状、神经性破坏或烧灼样疼痛)应增加辅助用药,如抗惊厥药卡马西平、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及地塞米松等。有人[3]建议,如果需要连续使用阿片类药物,不要选用哌替啶,因它的作用时间短(仅2~3 h),且重复用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震颤,意识模糊,癫痫发作)。
2.1.2 给药方式 阿片类止痛药物有多种剂型,在可能情况下,力争口服给药,若患者不能口服,则选用直肠或经皮无创性给药途径,最后选用有创给药。
2.1.2.1 直肠给药[4] 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适用于有吞咽困难或严重恶心、呕吐者。
2.1.2.2 经皮给药 在患者已使用了阿片类药物,但疼痛相对持续、发作并不频繁、强度不会快速升降的情况下,应考虑经皮给药。据报道[5],一次芬太尼贴敷止痛可达72 h,但经皮给药尚有不少限制因素。
2.1.2.3 肌内注射 传统的肌内注射既疼痛又不方便,Dunwoody发现肌内注射方法对12%~15%的患者不足以镇痛[6],且吸收不稳定[3],所以不主张肌内注射。
2.1.2.4 其他 目前还有一些新的给药技术,如患者自控给药(PCA)[7],这是通过一种灌流泵,向静脉内连续释放中枢镇痛药物,可使血中的镇痛药保持一个恒定的水平,从而达到镇痛目的,其安全性和止痛目的较为可靠。
2.2 麻醉技术控制疼痛
2.2.1 神经阻滞法 将药物用于末梢神经或物理方法将药物融于神经并给予刺激,从而暂时或长期停止神经传导功能。做此治疗时,护理人员应观察疼痛部位,帮助医生定位,做好术前准备,治疗后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止痛效果。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消瘀散贴膏止痛消肿作用和安全性的临床
    化瘀止痛汤加神阙温灸贴治疗原发性痛经
    活血止痛散外敷治疗篮球运动员急性软组
    消瘀散贴膏止痛消肿作用和安全性的临床
    晚期癌痛的治疗进展
    心理护理对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探讨
    祛风止痛洗剂并推拿治疗关节僵硬40例
    疗痹止痛砂制备及临床应用
    活血止痛膏制备及质量标准
    伤损止痛膏制作工艺
    通痹止痛液外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36例
    活血止痛散改膏剂的应用
    伤湿止痛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