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指导患者咳嗽或大便时手按压伤口,防止出血[3]。术后1h应鼓励患者进食及饮水,一般最初6~8h饮水1000~2000ml,如饮水量不足可以增加静脉输液量,既可防止发生低血糖和体液量不足,又可促使造影剂排出体外[4]。对于不能或不习惯自行床上排尿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
3.3.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3.3.2.1 出血 出血问题为介入治疗中最有可能也是最严重并发症,无论是在术中还是在术后均需十分警惕。患者返回病房后,立即进行相关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有无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皮下血肿、血尿、便血及意识、视力等异常情况,警惕内脏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发生。
3.3.2.2 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 是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在支架植入术和动脉瘤填塞术中。所以要求术中严格执行肝素持续灌注及全身肝素化原则,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现有颅内血管堵塞症状如:言语欠清晰、一侧面纹变浅、伸舌偏侧、偏瘫甚至昏迷等,应迅速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另外如果出现肢端苍白、小腿剧烈疼痛、麻木、皮肤温度下降,则提示有股动脉栓塞可能。
3.3.2.3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紧急处理 迷走神经反射既可在术中因颈动脉窦受到刺激而发生,亦可在术后拔鞘过程中以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差、恐惧心理而发生。该症发生时患者可不同程度地出现胸闷、恶心、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四肢发冷等。一般经止痛、扩容,静推阿托品、多巴胺等处理,30min内症状基本可缓解。但也有个别特殊病例,本组1例女性64岁患者在行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治疗后,迷走神经反射持续约1周,经药物维持治疗后消失。
4 结语
介入治疗目前是神经科治疗脑血管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前、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手术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到位的护理可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和配合手术,极大地预防和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滨,曹贵文. 介入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
2 王玉梅,沈风玲,厉红. 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观察及对策.临床荟萃,2000,15(2):62.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