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神经介入检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神经介入检查治疗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方法 分析150例患者介入检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及成效。结果 在患者积极配合下,手术和护理工作收到良好临床效果。结论 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介入手术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  介入治疗;护理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临床治疗技术的进步,应用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已普遍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开展。神经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病后恢复期短,甚至可以解决常规手术不能解决的病变等优点,但亦具有较高的风险,如出血、过敏以及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等术中、术后并发症。因此,系统规范的护理观察与评估是必要的,现将我科于2007年6月—2008年10月经介入检查及治疗的150例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2008年10月我科行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150例次,其中男89例,女61例,年龄28~73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常规化验室检查及心电图等除外相关禁忌证。

    2  结果

  所有病例中,动脉瘤栓塞术11例,支架植入术8例,动脉溶栓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球囊封堵术1例,其中2例动脉瘤患者术中发生出血,经及时处理未有出现意外。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术中、术后护理疗效。

    3  护理

  由于介入治疗应用时间比较短,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并且经济费用较高,患者会出现重重顾虑、焦虑和恐惧,因此介入检查治疗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解释是必要的,以保证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介入治疗手术是一项新的手术方法,患者对此不甚了解,会产生不同程度紧张、恐惧和疑虑心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释,讲解介入治疗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优越性。告之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不用开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以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术中配合等。必要时可介绍相关成功病例,以消除其紧张心理,让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和配合手术。

    3.1.2  完善相关检查  包括生化、血常规、出凝血指标及相关CT、MR和心电图、血管超声等检查。

    3.1.3  药物准备  支架植入术者,术前3天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及波立维75mg每日1次; 药物过敏试验,以便术后应用抗生素,及术前30min按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1.4  病人准备  术前一天常规行手术区皮肤准备,自脐平线至大腿上1/3包括外阴部,并更换清洁衣物;术前禁食禁水6h[2],及去手术室前排尿,以免术中误伤膀胱。

    3.2  术中护理  连接心电监护仪及血压监测,备齐手术所需物品,建立通畅、良好的静脉通道,急救药品备齐安放在固定而方便的位置,像阿托品、多巴胺、鱼精蛋白及快速降低血压的静脉用药,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像本组病人中有2例动脉瘤在弹簧圈输送过程中发生出血,这时除医生继续快速填塞弹簧圈外,需要求护理人员迅速静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以及调整因反应性增高的血压水平,在这样“争分夺秒”的抢救中,护理人员对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常用剂量以及操作熟练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3  术后护理

    3.3.1  常规护理  术后拔出动脉鞘后,需按压穿刺点20~30min,然后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24h,砂袋加压6h,手术侧下肢完全制动24h,术后2h每15min监测血压及足背动脉1次并记录。避免增加腹压动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合并症
    胚胎运动神经元种植至失神经骨骼肌内的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腓肠神经腓肠浅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软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症状学及神经递质的
    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及其
    脑膜癌病的周围神经病特点
    不同剂量微波热凝后面神经变化的观察
    应用图象处理系统对深低温停循环后神经
    甲基汞对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的影
    铅的神经细胞发育毒性与谷胱甘肽水平的
    介入治疗柏 查氏综合征的护理
    鞘内注射化疗药致严重神经毒性反应的护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