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成绩、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聘用护士经过规范的岗前培训,进步明显,而且据临床统计,培训上岗后的聘用护士业务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工作积极主动,减轻了科室带教的难度;在全国注册考试以及进入试用期、聘用期的各项考核中,及格率在94%,优良率在75%,缩短了其临床适应期。
3 讨论与建议
3.1 聘用护士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从地方护校委培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来的护士年龄在17~19岁,其中2/3为农村人口。存在着年龄小、政治品德、业务素质不成熟、临时观念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由于地方护校培训目标并非到部队医院工作,她们对部队医院的工作性质、服务范围、规定要求及职责均不明确。经过岗前培训,使她们首先明确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的宗旨和服务方向,培养聘用护士“兵” 的意识,加深了聘用护士与部队的感情。同时在护士仪表语言、临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进步明显。可见,上岗前进行这些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训,特别是强化质量意识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既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医院护理工作,有利于今后的成长,又有益于医院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
3.2 优化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基本侧重于临床,占104学时,2次的摸底考试和结业考试内容也都偏向于临床,而在培训前综合考核中表明,应届毕业的聘用护士亟待强化的是质量意识方面的知识和护理法律知识。我们体会到临床护理知识需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才能完善,所以短期的岗前培训应侧重于质量意识教育和规章制度教育,多讲授有关工作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精神、护理法规等等,使他们一步入临床就在规范化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为以后的规范化培训奠定基础。至于临床护理方面的内容则可选择一些实用而又急需的基本技能先行培训。
(本文编辑:袁长蓉)
作者简介:柴晓红(1961-),女,山东潍坊人,主管护师,从事 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
柴晓红(解放军第89医院 护理部,山东 潍坊 261200)
参考文献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