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晓红
摘要:聘用护士作为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重要力量,其思想和行为、业务技术能力、自身文化素质,对医院的护理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作者针对目前聘用护士队伍的实际状况,实行招聘上岗前培训制度并对岗前培训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强调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对所采取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聘用护士; 岗前培训; 成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993(2000)04-0029-02
在全军精简整编、军队护理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聘用护士作为我军医院护理人员的补充力量,已接近护理人员总数的1/3[1]。我院为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每年要招收聘用护士30名左右。聘用护士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护理任务,缓解了床护比例和医护比例失调的矛盾,亦给护理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分析以往聘用护士上岗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护理部自1997年以来,采取年底集中组织招收并对聘用护士进行4周的上岗前教育培训,收到一定的成效。
1 岗前培训一般情况
1.1 培训对象及组织结构 参加岗前培训的对象为当年招收的聘用护士,主要生源为地方护校计划外招生的应届毕业生。医院严格聘用条件,成立由1名业务副院长参加的招聘管理委员会,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和各项考核,录用后组成聘用护士队,设置班、区队编制,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1.2 培训内容 培训课程有军事教育、职业体势礼仪训练及临床护理理论和操作。各占70学时,49学时和104学时。具体培训课程内容:(1)军事教育包括院史教育、有关条令条例的学习、参观部队一日生活制度和军事科目的训练。(2)职业体势礼仪训练,主要有礼仪修养、礼仪实务和仪态训练。(3)临床护理理论与操作,理论包括有关护理管理制度、护士的心理素质、护理立法、如何正确书写护理文书、各种导管的应用及护理、呼吸机及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院内感染的监控。操作分基础操作如静脉输液、肌内注射、皮内注射、口腔护理、微机基本操作;专科操作如胸管护理、胃管、三腔管护理、心肺复苏的抢救配合及心电图操作等。
1.3 培训与考核 (1)培训方式:护理管理制度、护士的心理素质、护理立法、院内感染的监控等内容采取理论讲解,结合讲解内容例举一些实际中出现过或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增强效果;职业体势礼仪和临床方面的训练采取理论、示教、操作、录像四者结合。仪态训练,我们选出医院标兵按照礼仪规范对护士的站、坐姿、行礼、导向等仪态进行示教,结合录相进行讲解,各小组按照教员给出的题目和特定场景,编排小品,以活跃课堂气氛和加深学员对授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护理文书的书写、各项技术操作、微机、心电图操作等内容则将有关理论融合到实习中讲解;军事教育我们委托部队进行集中强化封闭训练。(2)考核方式:培训前后分别进行摸底考试和结业考试,以理论考试为主,两者都以“三基”护士手册、基础护理学和在校所学的内、外科学为基础,侧重于临床应用知识。综合考核包括法律法规、质量控制标准、体势语言竞赛及有关工作规范、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综合成绩评定;摸底操作考核主要包括静脉输液和肌内注射;结业操作考核采取多项随机抽签的方式,包括皮内注射、导尿、给氧、吸痰、心肺复苏,随机抽考3项,同时还进行了军事科目和体势语言的表演。
1.4 授课老师 培训期间由护理部集中统一管理,授课教师除军事训练和礼仪训练由连队战士和潍坊艺校的讲师担任外,其他均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主管护师、总带教老师担任。
2 成效分析
见表1,2。
表1 培训前后护理基本理论与操作成绩
时间 理论平均分 理论及格率(%) 操作及格率(%)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培训前 44.62 52.77 20.0 46.0 47.0 51.0
培训后 56.08* 71.60* 52.0* 100.0** 64.0** 78.0**
*P<0.05 **P<0.01
表2 培训前后综合考核成绩
时间 平 均 分 及格率(%)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培训前 51.22 84.64 26.0 68.0
培训后 60.28 89.67 41.0 79.9
P<0.05
分析比较所见,岗前培训前后,聘用护士在护理基本理论、综合考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