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病人心理特点测试及护理 |
|
而两组的E、P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经EPQ(A)测试N维度条目分析发现,易激动、情绪波动及易怒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90%、87%、86%。 3 讨论 3.1 焦虑与抑郁:通过对243例手术组病人的心理测试,有196例(80.7%)病人发生焦虑;有167例(68.7%)病人产生抑郁心理。由于手术病人对手术缺乏了解,医疗环境的影响,既往心理创伤和手术体验等,病人术前以焦虑心理为主,高水平的心理变化[5]。本调查中STAI显示手术组焦虑明显高于对照组,更进一步证明了以上论断。经CES-D测试结果提示手术组抑郁高于对照组。焦虑与抑郁心理常伴随引发情绪障碍[6],故应针对个性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 3.2 紧张和情绪波动:手术病人对即将发生的肢体、脏器的缺失及对今后工作、生活能力的担忧、自我估价的损失和对手术的恐惧而出现情绪不稳定[1],经EPQ(A)测试结果提示手术组有情绪不稳定及心理防御水平增高倾向,证明病人在手术这类强刺激下产生极度紧张心理,进而形成对外界的高度防御心理。 4 心理护理 根据测试结果,手术病人心理特点主要为焦虑、抑郁、紧张、情绪波动。故将心理护理重点放在解决病人心理困扰方面。 4.1 术前访谈时除了解病情外,注意访问气氛要融洽,并请亲友参加,争取亲友的支持,向他们介绍手术治疗的过程、原理、方法和预防意外的措施等,使他们了解有关知识,减轻或消除焦虑、紧张心理。 4.2 根据Auerbach的研究提示,将信息的输入量与病人个性结合起来,可以改善其对手术的心理适应[5,7]。进入手术室后,详细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耐心讲解、回答有关问题,使病人更深入了解手术治疗,以减轻或消除其心理困扰。 4.3 麻醉前病人的紧张心理达到最高峰[8],应注意对其态度和蔼、亲切,摆体位时动作要轻柔,杜绝有关病情的言谈。在实施局麻或硬膜外麻醉时,病人处于清醒状态,巡回护士应了解和掌握其心理动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使其配合手术。
参 考 文 献
1 严和.医学心理学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2~124 2 徐联仓.管理心理学及其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57~58 3 张明圆.症状量表及其在情感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精神病学译文特集(10),1984.169~171 4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医学院印,1986.1~4 5 王效道,徐 斌,蔡雄鑫等.医护心理学.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56~157 6 Carroll B T, Kathol R G, Noyes R Jr et al. Screening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ancer patients using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Gen Hosp Psychiatry, 1993,15(5):6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内科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用小枕实施康复护理的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