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宏丽 胡 晶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手术室,北京 100036
手术是一类刺激源,可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又可影响手术效果[1]。为此,我们采用有关量表对手术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个性进行量化评估,为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本院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收治无精神疾病的外伤骨折病人474例,手术组(择期手术)243例,男189例,女54例,年龄18~76岁,平均(41.6±15.8)岁;对照组(保守治疗)231例,男164例,女67例,年龄23~70岁,平均(38.6±12.8)岁。两组间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相似,经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内容及方法:①两组接受相同调查内容,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文化程度、既往病史、精神神经病史、诊断、手术或治疗名称及日期等。手术组调查时间安排在手术前1 d下午;对照组安排在治疗前。采用访谈法,由病人口述,并请家属完善调查内容,笔录后核对。为保证调查可靠性,进行测验——再测验信度、表面效度及标准化预测,其中测验——再测验信度(以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表征)为0.73,如<0.7,说明该实验稳定性差,不宜使用[2],反之证明本调查信度和效度较高。调查后对两组各因素作单因素分析。②焦虑量表(STAI)[3],包括40个症状,由受检者作0~3分的4级自我评定。以总分为统计指标,正常值参照现场测试结果[3]。③抑郁自评量表(CES-D)[3],有20个问题,涉及家庭、生活、经济、健康状况等综合调查,采用0~3分的4级评定法,以总分作为统计指标,正常值参照16分记分界值[3]。④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A)〕[4],由88个问题组成,反映个性性格,按记分值计算内、外向性格(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掩饰(L)4个维度的粗分和T分,以龚氏法作为评定标准。
2 结果
2.1 STAI和CES-D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抑郁分值对比(±s)
例 焦虑 抑郁
手术组
对照组
t
P 243
231
42.92±9.78
32.24±8.91
2.67
<0.01 15.01±5.26
9.63±6.85
2.91
<0.01
手术组焦虑、抑郁分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照STAI国内大样本现场测试正常值,手术组焦虑发生率为80.7%;对照组为1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照CES-D 16分记分界值,手术组抑郁发生率为68.7%,对照组为9.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EPQ(A)结果总分常态分布值为38.5~61.5分[4]。P值T>61.5分表示有心理变化倾向;E值T<38.5分表明内向性格,E值T>61.5分表明外向性格;N值T>61.5分表示有情绪不稳定倾向;L值T>61.5分表示有掩饰倾向,说明心理防御水平增高。将两组病人EPQ(A)4个维度的T分进行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EPQ(A)T分比较(±s)
n P E N L
手术组
对照组
t
P 243
231
47.46±9.27
46.23±7.08
1.35
>0.05 49.71±9.32
48.80±8.64
1.24
>0.05 49.55±9.25
41.84±7.12
3.02
<0.01 65.49±8.52
58.02±5.06
2.47
<0.05
发现手术组N分和L分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