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对完全离断拇趾和伤口在趾背的不全离断拇趾患者采取的体位是,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使患肢屈髋屈膝,用绷带牵拉固定,足底与手术床面相贴。而对于伤口位于跖侧的不全离断拇趾患者采用俯卧位,踝关节跖屈,足背与手术面相贴。通过以上两种体位,既降低了伤口平面,又使血管方位由垂直变为水平,有利于医生进行各种操作。
3.2 器械台和显微镜的摆放 拇趾再植时,下肢不能象上肢那样外展置于宽敞的手术桌上,而只能放在手术床上进行操作,因手术床宽度有限,医生在镜下操作时,双肘因无支撑点极易疲劳。我们将器械台的长轴与手术床纵轴垂直靠近,使两者呈“T”样毗邻关系,这样术者和助手各有一肘置于器械台上,不仅建立了有效的支撑点,而且取放器械十分方便,从而解决了上述难题。显微镜的机身则放在器械台的外围。
3.3 术中用药 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血压偏低时通过补液纠正,一般不用升压药物,以避免血管痉挛。为防止通血后血栓形成,我们借鉴断指再植的经验,在吻合血管前半小时,开始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2],在上止血带前先静推罂粟碱注射液30mg,并用热盐水湿敷伤口。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持手术室内温度不低于25℃。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血管吻合的效果。
4 术后护理
4.1 术后治疗与观察 返病房后嘱患者取仰卧位,患肢短腿石膏托保护,膝下垫一软枕,使患肢轻度屈膝抬高约10cm,与心脏同一水平。常规行抗炎、抗凝、抗痉挛治疗。再植拇趾血运观察与断指再植基本相同,需特别注意拇趾趾腹皮肤角质层偏厚,毛细血管充盈反应不易观察,我们根据甲廓血运丰富的特点,以甲床周边皮肤血运情况来观察。此外拇趾张力也是反应血运的重要指征,主要与健侧对比,稍高于健侧为正常。术后疼痛常导致动脉痉挛,因此术后要及时应用止痛剂。
4.1 预防并发症 患者卧床期间,应予以高蛋白、高纤维食物防止便秘,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对有胃病史患者要查大便潜血,禁用阿斯匹林口服,防止出血倾向。并每日对患者双下肢按摩1次,每次20 min,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 全程心理护理
肢体离断对患者心理是一种剧烈创伤,我们根据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采取全程心理护理[3],取得满意效果。术前患者反应的心理问题为绝望、悲观,担心肢体残缺,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语言中流露出沮丧等。我们不仅要热情、和蔼、富有同情心,而且要重点介绍拇趾再植成活的可能性,以及成活后对足功能的影响程度,使患者对手术和愈后有大致的了解,恢复对新生活向往的信心,尽快摆脱绝望心态。术中患者因环境陌生以及各种操作刺激,恐惧心理表现突出,情绪紧张,我们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并对患者疑问做出详细解答,以免引起患者的误会,加剧恐惧心理。术后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与外界接触少,极易产生孤独、自卑心理。我们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爱好的不同,多与患者交谈感兴趣的话题,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感。增加与外界的信息交流,鼓励患者读书、看报、听收音机。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