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improve life quality and decrease death rate in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Key wards:cor pulmonale; circadian clinical feature; nocturnal nursing
为探讨肺心病患者昼夜病情变化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我们观察了5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心率、心律、SaO2、动态心电图,其中8例行24 h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根据其昼夜病情变化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夜间护理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符合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平均年龄68.1±8.9岁。其中男39例,女11例。
1.2 监测项目
1.2.1 呼吸、SaO2监测 应用M1165A型床旁监护仪行24 h监测。
1.2.2 心率、心律、心电图监测 采用日本光电610型心电仪进行静止心电图检测;采用美国Circadion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
1.2.3 血气分析 应用AVL940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气指标。
1.2.4 血流动力学监测 应用Gould IM 1000D型电脑监测仪对其中8例患者进行24 h监测。
1.3 监测条件与统计方法
1.3.1 条件 所有患者均在缓解期,检测时均停止吸氧,检测由上午8:00至次日上午8:00,在3 d内完成。
1.3.2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50例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50例患者基本情况
PaO2
(mmHg) PaCO2
(mmHg) MVV
(%) FEV1
(%) mPAP
(mmHg) CL
(L/min*m2)
53.3
51.8
56.1 60.9 28.6 2.88
±6.8 ±9.0 ±19.8 ±18.1 ±5.1 ±0.6
2.2 肺心病患者SaO2昼夜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50例肺心病患者SaO2昼夜变化
本组5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中,8例(16%)夜间SaO2下降幅度≤5%,7例(14%)下降幅度达5%~10%,其余35例(70%)下降幅度>10%,最高可达35%。患者呼吸频率昼夜变化不明显。
2.3 患者昼夜血流动力学监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变化情况,见图2。
图2 8例肺心病患者24 h mPAP变化
凌晨0~4:00患者的mPAP最高,平均为(54.1±24.3) mmHg;白天12:00~16:00的mPAP最低,平均为(38.7±9.9) mmHg。
2.4 静止心电图表现为QRS≥90°,20例,占40%;肺性“P”,12例,占24%;Vs R/S≤1,40例,占80%;V1 r/s≥1,8例,占16%;RV1+Sv5≥1.05,7例,占14%;AVRR/Q(R/s)≥1,6例,占12%。24 h心率与心律变化,见表2。
表2 50例肺心病患者心率、心律昼夜变化情况(+s)
时间(h) 心率(次/min) 房性早搏(次/12 h)
8:01~20 145±13.1
81.1±14.8
20:01~8 91±20.3 207.4±81.6
患者夜间房性早搏较白天明显增多(P<0.01)。26例白天无室性早搏的患者,夜间出现室性早搏,平均为(89.9±23.5)次/12 h,其中2例出现多形性及多源性室性早搏。
3 讨论
3.1 肺心病患者病情昼夜变化的特点
3.1.1 本组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夜间SaO2明显下降,以凌晨1:00~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