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生理盐水加量冲洗法对化疗患者静脉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即:(1)无痛性血管红;(2)血管肿胀;(3)血管发黑; (4)血管呈条索状变硬;(5)血流不畅。局部血管疼痛按WHO化疗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发生静脉炎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发生静脉炎比较
 

分组 n 无痛性血管红 血管肿胀 血管发黑 血管条索状硬 血流不畅 合  计
例次 % 例次 % 例次 % 例次 % 例次 % 例次 %
观察组 48 8
 16.6 4
 8.3
 1 2.1
 0 0
 14
 29.1 14 29.1
对照组 48 13 27.1 16 33.3 5 10.4 5 10.4 1 2.1 40 83.3

        P<0.05
  从表1可见,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即使有静脉炎也以无痛性血管红为主,程度较轻;而血管肿胀、发黑、条索状变硬三项指标观察组仅6例次,为12.5%;对照组则为26例次,占54.2%,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局部血管疼痛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局部血管疼痛比较
 

分组 n 0级(%) Ⅰ级(%) Ⅱ~Ⅲ级(%) Ⅳ级(%)
观察组 48 33(68.8) 8(16.7)
 7(14.6)
 0
 
对照组 48 10(20.8) 13(27.1) 22(45.9) 3(6.3)

  从表2可见,观察组疼痛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化疗药物毒性强,对血管刺激性大。强刺激性化疗药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入血管内,超过了机体缓冲的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造成血管内膜受刺激,可引发静脉炎[4]。快速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可冲去血管内皮遗留的化疗药物[5],并通过加量生理盐水输入稀释药物在局部血管内的浓度,从而减少药物对静脉的刺激作用,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本文结果表明,生理盐水加量冲洗法较常规滴注法预防静脉炎效果显著,对化疗患者的静脉有明显保护作用,特别是长期需要化疗或静脉给药的患者,应用此方法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但在应用加量生理盐水冲洗法时,应根据患者循环负荷情况及心肾功能确定冲洗量。对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须限制钠盐摄入的肿瘤化疗患者,可改用5%葡萄糖500 ml冲洗,临床观察效果相同。

作者简介:朱虹(1962-),女,江苏金坛人,护士长,主管护师,本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朱虹(沈阳军区总医院 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015)
高柏青(沈阳军区总医院 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015)
李艳梅(沈阳军区总医院 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015)
霍红(沈阳军区总医院 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015)

参 考 文 献

[1]李明艳.对生理盐水前导后冲静脉注射法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一文的商榷[J].山西护理杂志,1998,4(12):185
[2] 孙 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1996.25~26
[3] Miller AB,Hoogstraten B,Staquet M,et al.Reporting results of cancer treatment[J].Cancer,1981,47(1):207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白芷细胞外21kD钙调素结合蛋白的生理功
    心房颤动患者经静脉体内电复律术后早期
    从胆管损伤引申对胆道生理学及病理生理
    高渗盐水加 
    模拟生理的重睑成形术
    心房扑动的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
    电生理BCR ICR PEP检查对马尾综合征的
    对 利小便实大便 治法的病理生理基础探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生理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肥大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生理及生物学治疗进
    冠状静脉在起搏与电生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