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中心供应室的形成及其技术进步和发展

声机、自动冲洗机、自动烘干机等,消毒效率有明显提高。
2.5 监控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在采用进口化学指示剂的同时,普遍采用国产用于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125℃)化学指示管和预真空压力灭菌指示管。各大、中型医院开展了对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132℃)中的B-D试验。生物指示剂引进了培养皿及带有培养基的软管,并普遍采用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及环氧乙烷检测用黑色脂肪芽苞杆菌。对一次性物品进行微粒监测及热源监测,淘汰了硫碘管、苯用酸管等落后的监测技术。热力灭菌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鉴定,使灭菌合格率达到100%[3]。
2.6 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技术 由于医疗器材大部分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不适用压力蒸汽和化学消毒剂消毒灭菌[4],各大、中型医院普遍采用了环氧乙烷技术,弥补了压力蒸汽和化学消毒技术的不足。

3 医用无菌器具的发展

  除一次性换药包、一次性导尿包、一次性注射器等综合类产品外,一次性医用敷料亦已大量应用。一次性医用敷料是指用70%粘胶丝和30%聚脂纤维构成的无纺丝。相对于反复使用的棉纱布,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质量可靠等优点。自生产以来在各医院被广泛采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及经济效果。

4 消毒供应环境的进步和发展

4.1 供应管理分别划区管理
4.1.1 无菌区 用于专门储存无菌物品,任何未消毒物品不得与之混存。无菌区为封闭型标准建筑,无菌物品存放架为不锈钢平皿架。架底高于地面20 cm,架顶距屋顶50 cm,距墙壁远于5 cm,装物品的容器为不锈钢丝筐。无菌区由专人负责,工作人员进入着专用衣、帽、口罩和工作鞋。非该区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4.1.2 清洁区 清洁区内设置一次性物品存放库、器械室、消毒房、库房为全封闭式,空气含菌量为500≤cfu/m3,每日用紫外线消毒,温度稳定在(20±2)℃。物品一律存放在高于地面20 cm的铝合金架上,每月定时监测检查。各类人员进入清洁区都必须更换衣、帽、鞋。
4.1.3 污染区 该区为使用后物品回收区,与上述两区严格分隔,进入该区应更换工作服。设置临床物品消毒接收室、器械回收室、废品处理室、清洗车间。临床使用过的各种器械及一次性物品回收后都必须消毒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4.2 实行四分开原则 划区管理并严格实行四分开原则[5]即: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消毒物品与未消毒物品分开,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人流与物流分开。

5 消毒供应管理发展趋势

5.1 普遍实行消毒供应中心制 纵观消毒供应学科的发展,各医院都应设消毒供应中心或称中心供应室。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管理、技术的角度衡量,统管统供的消毒供应中心制,都是消毒供应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在条件允许的单位都应实行和发展。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国际眼病中心病房管理体制探讨
    感控科干预下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
    浅谈手术室敷料包集中消毒供应室管理的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
    体外循环术中心肌缺血
    中心电子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心室颤动的原因分析
    癌症及骨髓移植病儿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
    手术后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
    地震伤救治中消毒供应室常用无菌治疗包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环节管理的几点体会
    浅析消毒供应室与院内感染控制的几个环
    安全文化在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