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浅析非正式群体与护理管理

朱茜

摘要:“非正式群体”俗称小团体,对其管理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现代管理者所重视。为了使管理者对非正式群体有一更客观的认识,作者就其在护理小组中的存在及影响,结合管理实际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减少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993(2000)06-0037-01

  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的共同活动中,为满足个人利益或心理需要而自发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群体,笔者分析了其在护理小组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小组的影响,并对如何做好管理工作进行阐述。

1 非正式群体在护理小组中客观存在

  非正式群体是组织中的成员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1]。 在护理单元中,由于护士自身条件不同,对本职业的态度、认识、理解有差别,社会评价各异,因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标准,有相同心理状态或居于同级需求层次者之间,可产生近似相同的思想情感要求,且互相要求同样心理状态者的支持。“非正式群体”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客观现象,已同正式群体一起构成了医院劳动群体中人际关系的总和。因此,管理者应了解自己群体的组成,对非正式群体有一客观认识,掌握管理的主动权。

2 非正式群体对护理小组的影响

  非正式群体具有以下一些特征[2]: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其群体领袖对其他成员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精神上的支配权力,有一套见效快、不成文的奖惩制度与手段,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等。因此,它对护理小组成员的情绪、士气和工作效率有较大的影响。最理想的情况是护理小组成员同时也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而领导正是她们中最受尊敬和最有威信者,这种目标的同一,将使工作效率得到十分显著的提高。其次,当群体的价值定向与科室护理工作目标一致时,它起到促进的作用,以上两种为积极型。但是,当它的指导思想、组织结构与护理小组不相一致时,就有可能引起群体之间的冲突,严重者会影响工作,如果它的价值定向是无聊地消磨时光和寻求一些不当的刺激,那么这种消极型的“行为标准”会限制整个护理小组的工作效率,导致人心涣散。非正式群体的极端情况是派别主义,它是与护理小组、科室、医院或其他群体目标相冲突的,其在护理小组中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

3 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为科室目标服务

  为使非正式群体起到促进科室目标完成的作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措施:(1)管理者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与水平,成为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认识到人是管理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经常了解下属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护士为病人服务与自我实现需求的结合,使自己成为科室中最有能力、最具威信的管理者;(2)对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鼓励与支持,对其领导者适当授权,从而把整个群体纳入科室目标的实现中;(3)对消极型者应积极引导,有组织地开展各项活动,寓思想教育、趣味娱乐于一体,端正认识,使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实现科室目标服务;(4)对小组中出现派别主义,已影响到科室工作开展者,通过必要的组织手段进行干预,将其关键人物调离,解除其群体,直至经济处罚及行政处罚,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完成;(5)管理者应成为群体成员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引导者,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使科室群体讲学习,讲正气,比贡献,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减少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产生。
  总之,正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减少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引导其为实现科室目标服务,是现代护理管理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视人员管理为资源管理中首要因素的今天,只有充分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后,才能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使管理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作者简介:朱茜(1963-),女,湖北武汉人,主管护师,1992~1993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学习普通心理学硕士课程,主要从事护理心理学研究
朱茜(解放军第94医院 二病区,江西 南昌 330002)

参 考 文 献

[1]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3~127
[2] 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376~390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析消毒供应室与院内感染控制的几个环
    非正规医疗地点求治性病者求医行为
    浅析 孙文垣医案  有发明 案例
    浅析肺栓塞的误诊原因
    浅析质量控制在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中的
    浅析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病原学
    浅析四肢骨折患者树脂石膏的固定与护理
    浅析骨盆骨折的外科处理
    浅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
    浅析新上岗护士护理记录缺陷及对策
    浅析医学高等学校面临的形势与发展方向
    浅析致病真菌分类的动态性
    采血车内献血反应的原因浅析及防范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