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血管扩张成形术加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护理

郑渝娜 杨廷树 陈练

摘 要:经血管扩张成形术联合经皮动脉内留置导管,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72 h注射小剂量尿激酶治疗6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再通率10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护理要点:做好手术前准备,术后确保导管通畅,预防并发症,观察疗效,尽可能保持患者舒适及患肢温度适宜,促进患肢康复。
关键词:下肢 动脉闭塞 血管扩张成形术 尿激酶 护理

Key word:low limb occlusive artery disease angioplasty urokinase nursing care▲

  四肢动脉闭塞造成血流障碍,使受累动脉供应的组织产生缺血或坏死,预后不佳,截肢率高,迫切需要积极治疗。而以往的外科手术、血管成形术或溶栓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1]。我科1997年6月至1999年4月采用血管扩张成形术,联合经皮动脉内留置导管,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72 h注射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动脉闭塞6例。经过周密、细致的护理,确保了手术治疗的顺利完成,血管开通率达100%。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例均为男性,年龄35~67岁。其中动脉硬化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左下肢2例,右下肢4例。临床症状主要为患肢发冷、无力、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病程20~123 d。6例病人造影均显示股动脉中下段完全闭塞,远端经侧支循环显影,可见股动脉、动脉内弥漫性狭窄病变,管壁不规则,管腔内大量充盈不均阴影,提示血栓形成。

2 治疗方法

  将病人送入血管造影室。在腹股沟区向下顺行穿刺右股浅动脉,插入7F动脉导管鞘进行造影,确定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再行血管扩张成形术,先后送入导引钢丝、球囊导管(Hi-Five,直径4~8 mm)至股动脉病变处。分段行球囊扩张,扩张压力6~10 Pa,扩张3~5次后重复造影。6例病人均见股浅动脉闭塞解除,血流恢复,但仍有明显残余狭窄,为50%~75%。动脉及其远端分支血流明显加快,但管腔内仍见大量充盈不均阴影,提示局部有陈旧性血栓形成。经动脉鞘插入5F动脉导管至右股浅动脉中下段,导管外端缝合于皮肤固定,病人送回病房。经动脉导管以微量注射泵持续72 h滴注尿激酶(广东天普药业公司出品),2~4万 U/h,总剂量为216~280万U。同时持续72 h静脉滴注肝素250~500 U/h,总剂量为1.8~3.6万U。终身口服阿斯匹林100 mg,1次/d,或先口服抵克力得250 mg,2次/d,3个月后改服阿斯匹林抗凝。术后应抗生素治疗3 d。每天行血管造影1次,连续3 d,以了解血管再通情况。

3 结果

  治疗第3天造影,原有动脉及分支内大量充盈不均阴影基本消失,远端血管充盈接近正常,开通率10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足背动脉搏动均可触及,血液循环明显好转,疼痛、麻木消失,行走正常。随访至1999年8月,均未复发。

4 护理

4.1 围手术期护理准备
  术前护士和医生一起讨论制定血管扩张成形术具体步骤、溶栓方法、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采集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及其活动度等标本,测定出凝血时间,做碘过敏试验, 备皮,口服抗凝药物,术晨禁食、禁水。
4.2 确保导管通畅
  股动脉内留置导管是否通畅直接关系溶栓治疗成功与否。为防止导管移位、折叠、堵管,避免穿刺伤口感染,患者须取平卧位,置管肢体保持伸直位;导管固定后做好标记,管道衔接紧密;将注射泵置平稳的地方,及时处理报警;给患者做其它操作时注意防止导管曲折、移位;各班护士密切观察导管的固定和通畅情况;每日用2.5%碘酊、75%酒精消毒穿刺伤口,更换切口膜或纱布,如有渗血、渗液随时更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4.3 用药护理
  溶栓同时静滴肝素、口服阿斯匹林等抗凝药物,可增强尿激酶的纤溶活性,提高血管开通率[2],还能减少再闭塞的发生率[3]。静滴肝素时遵医嘱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以防滴速过快,造成肝素用量过大而致出血。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滴注尿激酶时,保持输液装置通畅,药物现配现用。采集血标本应避开输液肢体,以免影响检验结果。一旦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30%时,减少或暂停滴注溶栓剂。嘱患者饭后服阿斯匹林,避免对胃刺激。嘱其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定时做溶栓治疗,以防血管再次发生闭塞。
4.4 增加患者舒适程度
  注意患肢保暖,严禁冷、热敷。冷敷可引起血管收缩,不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心肌局部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的实验研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