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的护理

dash;意识恢复的变化过程,对意识不清的躁动病人可用约束带固定胸部、骨盆部位。适当限制无骨折肢体,可避免躁动加重脑部损伤及其它部位骨折。躁动严重者入舱前遵医嘱肌注或静注冬眠合剂;轻度躁动者,入舱前遵医嘱肌注鲁米那100mg。本组治疗过程中6例出现躁动,因为固定带使胸、骨盆部位固定,四肢可适当活动,所以未中断高压氧治疗。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对癫痫病人,要注意在吸氧过程中是否在舱内有癫痫发作情况,一旦癫痫发作应及时减压出舱。另外,要观察病人在舱内有否氧中毒现象,并应与癫痫抽搐进行鉴别(氧中毒者表现面肌颤动为双侧,并有口唇麻木感,癫痫局限性发作面肌抽动多为一侧)。如发生氧中毒,应停止高压氧治疗1~2次,口服维生素E 50mg,2/d,可自行缓解。本组无1例发生氧中毒。③颅内骨折或脑脊液漏病人应在脑脊液漏停止或颅底骨折无脑脊液漏2周后行高压氧治疗,防止因治疗时加压或减压阶段颅内外压梯度改变,导致漏口愈合不牢,颅骨骨折处再出现脑脊液漏,或脑脊液逆流致逆行性感染或延迟愈合。本组前颅凹底骨折并脑脊液鼻漏9例,中颅凹底骨折并脑脊液耳漏8例,均于脑脊液漏停止2周后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脑脊液漏。

  3.4 减压中的护理:稳压40min,然后开始减压。①减压速度要均匀,每分钟减压0.005~0.01MPa,减压时要防止肺水肿、脑水肿的反跳现象,遇病情变化时可停止减压,待病情稳定后再缓慢减压出舱。②颅内高压病人减压过程中易引起颅内压反跳,脑压超过1.95 kPa,CT、MRI提示中线结构脑组织移位,应于入舱前遵医嘱静注20%甘露醇注射液125~250ml,以防减压时颅内压回升,加重中线结构脑组织移位,加重病情。减压时若发现呕吐、呼吸不规则、肢体活动减少,应延长减压时间。本组265例颅内压超过1.95 kPa,经提前30 min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125~250ml静注,治疗中未出现呕吐、呼吸不规则、肢体活动减少等病情加重症状。

  4 小结

  颅脑外伤昏迷病人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生存质量差,易致病人迁延性植物状态。据统计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高达30%~50%,甚至70%~80%[2,3],颅脑外伤后,由于血脑屏障破坏,局部微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细胞水肿,使颅内压升高。高压氧治疗具有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弥散及距离。有效消除脑水肿,促进昏迷觉醒及改善生命机能作用[4]。颅脑外伤昏迷病人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做好入舱前的护理及加压、稳压、减压过程中的护理,可挽救病人生命,减轻或消除后遗症。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高压氧对脑梗塞急性期血浆 颗粒膜蛋白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门脉高压症
    不同术式对肝前型门脉高压症门脉压力影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引流口处皮肤反复破溃
    护理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恢复期病人的
    祛腐生肌膏敷料配合高压氧舱治疗感染性
    复方茯苓甘草汤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
    护理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恢复期病人的
    银杏叶制剂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中出现氧中
    高压氧在治疗肾脏病中的应用
    高压氧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令人鼓舞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