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医院门诊实施导医咨询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的体会 |
|
就医过程中带有共性需要解答的问题或根据疾病的好发季节、流行规律拟定宣讲内容;二是利用病人候诊时导诊员进行个别解答宣传;三是通过印发防病知识小资料让病人阅读;四是开设宣传栏,宣传防病知识,定时更换健康报。
1.3 质量考核 建立导医咨询工作逐日登记本,由负责咨询人员登记,主要反映工作量;咨询登记本,登记咨询内容,何人解答、解答要点、病人是否满意等,由解答人登记;健康教育登记本,由导诊护士现场记录教育内容、地点、时间、参加人员;护送病人登记本,由护送者登记随病人至接收部门由对方签字。对以上登记本,由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分管人员每日下班前检查,护士长每周检查2~3次,并广泛征求病人对导医咨询和整个诊治工作意见。采用问卷调查和与病人交流等方法,于晨开诊前10min进行集体宣讲后发放5份病人意见征求卡,嘱病人诊治结束后投入意见箱。病人也可随时索要意见卡。护士长每日下班前取出,及时将病人意见反馈通报。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全面考核一次。根据工作量和质量、病人意见发放当月工资,以不断完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2 体会
2.1 通过就诊程序改革,变被动等病人求医为主动热情的服务,病人十分满意。以往门诊秩序混乱的原因是由于病人不了解就诊程序,不知道自己该看哪科,不熟悉有关科室位置,不了解专家门诊时间。设立服务站后,病人一进入医院,导诊护士首先主动热情以诚挚、温和的态度与病人及其家属接触,令其产生信任感。在短暂的接触中,将分诊工作完成。在疏导病人引导就诊的同时维护秩序,主动为病人咨询答疑。遇有行动不便者护送到位。病人不走弯路,节省时间,减少了人员流动。将就诊过程许多无序活动导向有序,使门诊秩序良好。病人满意度达99%。
2.2 咨询和健康教育的开展满足了病人需要,杜绝了纠纷。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掌握更多的医疗护理保健常识,主动参与到保障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活动中。以往病人多通过看病时从医生那里获得这方面知识。由于医生忙于诊治不可能做更多的讲解,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的开展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满足了人们对卫生知识的渴求和对卫生服务的新要求。在病人相对集中时,常因候诊时间稍长而产生急躁情绪,容易发生纠纷。我们利用病人候诊时间作健康教育,转移其注意力,使之既增加了卫生知识,又从感觉上缩短了候诊时间,从而避免了纠纷。日门诊量从以往的150~180人次升至180~240人次。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任期目标责任书对新任护士长角色投入的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白血病患者强化治疗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