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动计数用于产前监护的观察 |
|
刘淑芹1 关雪莹1 彭海波2 1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长春 130031 2 吉林省女犯监狱医院,长春 130022
产前对孕妇的监护,特别是对高危妊娠的产前监护、及时了解胎儿宫内情况及胎盘功能,对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孕产妇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利用胎动计数进行产前自我监护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我科1995~1997年对159例孕妇进行了胎动计数的监护,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对能与我科保持咨询联系,并来我科住院分娩的孕期在28周以上的159例孕妇,进行了胎动计数自我监护的指导。其中高危妊娠114例,正常妊娠45例。高危妊娠中前置胎盘6例,胎盘早剥2例,过期妊娠25例,子宫肌瘤4例,卵巢囊肿2例。 2 监测方法及结果 方法:妊娠28~36周者,周1、3、5或周2、4、6监测;妊娠36周至临产前每日监测胎动计数,早、中、晚固定时间各记1次,每次1 h,每小时内孕妇自我感到胎动次数以“正”记载,3次总和乘以4即为12 h胎动计数。正常型12 h胎动≥25次;不正常型中异常型12 h为15~25次,危险型12 h胎动≤15次。 结果:高危妊娠和正常妊娠的胎动类型见表1。
表1 高危妊娠和正常妊娠胎动类型
正常型 异常型 危险型 例 % 例 % 例 % 高危妊娠 正常妊娠 59 37 52.0 82.0 39 8 34.0 18.0 16 0 14.0 0
表1显示,高危妊娠胎动计数不正常型占48%;正常妊娠胎动计数不正常型占18%,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67.89 P<0.01),而且正常妊娠胎动计数无危险型发生。 高危及正常妊娠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的关系见表2。 表2 高危及正常妊娠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的关系
阴道分娩 器械助产 剖宫产 新生儿评分Apgar s 例 % 例 % 例 % 0~4分 5~7分 8~10分 例 % 例 % 例 % 高危妊娠 正常妊娠 44 32 38.60 71.11 19 4 16.67 8.89 51 9 44.73 20.00 5 0 4.39 0 36 6 31.58 13.33 73 39 64.03 86.67
表2结果显示,高危妊娠者正常阴道分娩率低于正常妊娠(χ2=49.69 P<0.01);器械助产和剖宫产率高于正常妊娠(χ2=49.69 P<0.01);新生儿评分正常者明显低于正常妊娠(χ2=31.46P<0.01)。 3 讨论 胎动不仅是诊断妊娠的依据,且与胎盘血管状态有关联。正常妊娠18~20周孕妇开始感到胎动,以后次数逐渐增加。孕妇自行作胎动计数是凭孕妇的主观感觉,经测试比较与电子仪器计数基本相符,可普遍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农村孕妇,采用胎动计数进行产前自我监护,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据有关资料记载,一般认为12 h胎动<10次 提示胎儿缺氧。表1结果示,高危妊娠不正常胎动发生率高,且有16例出现危险型胎动。表2结果显示高危妊娠的新生儿评分低,提示胎儿宫内有缺氧倾向。从处理手段上看,器械助产和剖宫产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 胎动计数的自我监护,可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并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笔者观察到:正常孕妇组有8例(18%)发生胎动不正常,分娩过程证实其中2例为羊水过少,6例为脐带过长、绕颈、绕身。提示正常孕妇如出现不正常胎动也不容忽视。正常情况下,孕妇服用镇静剂,胎动造成脐带扭转过度致一过性影响脐血循环,母亲对胎动敏感性低等原因亦可发生胎动不正常,在临床观察中应予以考虑。
上一个医学论文: 重症高龄高危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术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