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不同采血方法对心肌酶谱值影响的对比与相关研究 |
|
马东利 张灵举 许文斌 夏欣蓉 王卫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心内科,天津 300142
摘要 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塞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采用直接静脉采血和输液静脉处取血的方法,每例分别采取对照和实验两组血标本进行对比和相关研究。结果:两组血清酶活性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标本相应血清酶活性显著相关,实验组标本值虽然不能代替对照组标本值,但若将实验组标本值代入本研究得出的方程:Y=a+b X即可得到对照组标本值。结论:输液静脉处取血所得心肌酶谱值代入上述方程后可以准确反映心肌酶谱值,替代静脉采血法。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采血方法; 心肌酶谱 Key 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blood sampling approach; myocardial enzymology
静脉内溶栓可使梗阻的冠状动脉血流再通,减少心肌坏死面积,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溶栓后冠脉再通指标之一为心肌酶峰值提前[1],故反复多次静脉采血测定心肌酶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连续静脉采血,既增加患者痛苦和护士工作量,还可能造成局部出血或血肿。为寻找一种科学、简易,患者易于接受的采血方法,我们连续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每例分别采取对照和实验2份血标本以进行对比和相关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均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塞18例,下壁梗塞23例,下壁伴正后壁梗塞4例,下壁伴右室梗塞2例,无Q波型梗塞3例,均于梗塞6 h以内施行静脉溶栓。 1.2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例患者均于溶栓后12 h采取血标本2份。对照组标本用常规方法采血2 ml;实验组标本由输液管处采血,具体方法:溶栓患者为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均采用静脉留置针加三通并侧孔连接肝素帽的方法输液,输入的液体均为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硝酸甘油5 mg。将输液瓶放低,使静脉血回到输液管中约20 cm,回血量约2 ml,然后将三通旋转至留置针与肝素帽相通方向,以5 ml无菌注射器在此处取血2 ml,取血后将三通旋至原方向继续输液。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酶活性对比结果经配对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酶活性比较(±s,U/L)
血清酶 对照组 实验组 t P CK 1325.98±1571.30 1288.22±1585.52 2.00 <0.05 LDH 478.99±334.13 451.14±341.15 2.02 <0.05 AST 129.17±136.91 124.68±131.33 3.17 <0.01 HBD 438.65±314.70 414.94±316.76 2.35 <0.05 CK-MB 113.62±144.13 104.67±132.87 2.39 <0.01 LDH1 236.37±200.02 209.39±188.20 2.97 <0.0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应血清酶活性结果有显著相关性(P<0.001),见表2。其活性区间见表3。 表2 两组相应血清酶活性的线性相关和回归方程
血清酶 线性相关和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r) P CK LDH AST HBD CK-MB LDH1 Y= 27.970+1.008X Y=-2.057+1.066X Y=-1.049+1.044X Y= 0.822+1.055X Y=-0.383+1.089X Y= 2.072+1.119X 0.984 0.919 0.998 0.942 0.996 0.950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干湿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效果监测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整体护理病房护理查房方法初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