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毒剂的监测与质量控制 |
|
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的器械要经无菌水充分冲洗后方能使用,以免引起皮肤、粘膜损害;84消毒液浸泡金属器械、棉类等腐蚀性很大,使用时需全面考虑。 4.2 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薄弱环节,加强质量控制。通过强化院感职能部门管理功能,加强院感宣传教育,举办培训班,在提高医护人员院感意识的同时注意与临床医技科室联系,发挥网络监测作用,做到科室自查为主,院感科抽查为辅,及时发现问题,尽早控制。医院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条例》、《合理使用消毒剂管理规范》,并将其列入我院内部发行的《医院感染通讯》,发放到临床各科室,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消毒剂。从而减少盲目使用,降低医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使我院使用中消毒剂的阳性率由1995年的10.82%下降到1997年的1.92%,戊二醛阳性率由1995年的14.76%下降到1997年1.39%。 4.3 加强消毒剂的质量控制。对每次购进的新批号消毒剂应严格进行药品检验监测;对医院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供应室、产房使用的消毒剂浓度进行测试,定期监测消毒效果;其它科室进行随机抽检。严格执行规定的浓度,做到现配现用,保证消毒剂最有效的杀菌效力。戊二醛储罐内不使用纱布垫,以减少纱布对药物的吸附,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对医院盛装消毒剂的容器一律采用高压灭菌。 4.4 严格遵循消毒剂使用规范。为方便临床正确选用安全有效的消毒剂,我们将全院常用的消毒剂种类、浓度、时间、方法进行了规范,共分三大类、七种使用方法,从而减少盲目使用,降低了消毒剂的阳性率。①戊二醛消毒液,用于进入组织或接触皮肤的物品消毒,如介入性治疗,内窥镜、麻醉器械、牙科器械、橡胶等,用2%消毒浸泡20 min;灭菌浸泡4~10 h[1]。②84消毒液,0.2%用于洗手,2~3 min;0.5%用于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体温表消毒、物品表面擦洗,各种管道浸泡消毒,浸泡10 min;1% 84消毒液消毒便器、痰杯,浸泡10 min以上。③活力碘,0.5%用于粘膜消毒;1%用于脓腔、膀胱冲洗;5%用于手术部位的皮肤、医务人员手臂及注射部位消毒。 4.5 加强院感知识的更新学习。医院感染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我们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医院感染讲座班、学习班,从中了解国内外医院感染学知识发展状况,结合临床监测结果正确选用适宜的消毒剂,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单位:东风汽车公司中心医院,十堰 442008
参考文献
1 钟秀玲,程棣妍.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92 2 王枢群,张邦燮.医院感染学.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551~578 3 杨树勤.卫生统计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82~92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供应室微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形象设计与管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