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消毒剂的监测与质量控制

张立英 王晓征

  加强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管理,可有效阻断医源性感染,对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化学消毒剂由于受种类、浓度、时间、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1~2]。为了解我院常用消毒剂在使用中的消毒效果,指导临床合理、安全地使用消毒剂。我们于1995~1997年对医院使用中的4种消毒剂进行监测,介绍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由医院内感染科人员及各科院感监控护士对使用中的戊二醛、84消毒液、活力碘及酒精的监测结果。
  1.2 方法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方法采样,分别取使用中(5~6 d)4种消毒剂1 ml送细菌室行培养检测。

  2 结果

  2.1 1995~1997年4种消毒剂监测结果 见表1。
  3年监测消毒剂的总标本数为2 805份,其中阳性144份。1995年与1996年相比,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5)[3],说明1996年监测的阳性率明显少于1995年。1996年与1997年比,1996年阳性率略高于1997年,但无统计学差异(P>0.10)。

表1 1995~1997年4种消毒剂监测结果


年份 戊二醛 84消毒液 活力碘 酒精 合计 阳性率(%)
n 阳性 n 阳性 n 阳性 n 阳性 n 阳性
1995
1996
1997
合 计  664
 776
 659
2 099  98
 16
 9
123 177
142
 99
418  8
 5
 5
18  72
 48
 15
135 1
0
1
2  85
 46
 22
153 1
0
0
1 998
1 012
795
2 805 108
21
15
144 10.82
2.08*
1.89**
5.13

* 与1995年比较,χ2=64.003,P<0.005;** 与1996年比较,χ2=0.081,P>0.10;3年间比较χ2=105.468,P<0.005
  2.2 1995~1997年监测戊二醛阳性率分别为14.76%、2.06%及1.37%,3年间比较χ2=140.003,P<0.005,有统计学差异。1995年与1996年比,χ2=73.638,P<0.005,有统计学差异。1996年监测戊二醛的阳性率明显少于1995年。1996年与1997年比,1996年阳性率略高于1997年,χ2=1.009,P>0.10,无统计学差异。
  2.3 3年监测84消毒液阳性率分别为4.52%、3.65%及5.32%,经统计学处理,χ2=0.293,P>0.10,无统计学差异。活力碘与酒精阳性率太低,故未作比较。

  3 存在的问题

  3.1 分析3年间的4种消毒液使用情况,1995年的阳性率达10.82%,其中戊二醛的阳性率达14.76%,且明显高于1996、1997年。1995年我院院感工作开展不久,对此认识、防范不足,对新使用的戊二醛、84消毒液、活力碘等消毒液的配制不严谨、浓度偏低,如戊二醛浸泡器械、持物钳的浓度为1%;配制84消毒液时存在凭经验随意估计加药的现象。
  3.2 临床使用的戊二醛储罐内底部放有纱布垫,目的是为了减少碰撞,但由此却造成药物的吸附而降低了消毒液的浓度,影响了消毒效果。
  3.3 酒精、活力碘一次加药过多,瓶盖没能及时盖严,容器未按时高压灭菌消毒均可造成药物污染或浓度下降而影响消毒灭菌质量。
  3.4 戊二醛从库房到科室存放时间过长,影响药效。

  4 质量控制

  4.1 提高认识,正确安全使用化学消毒剂。在医院消毒灭菌中采取首选物理方法消毒灭菌,其次选用化学消毒方法。因化学消毒剂受到种类、浓度、时间、污染、毒副作用等诸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含氯消毒剂灭活噬菌体效果的影响因素研
    载银蒙脱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
    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消毒性能的研究
    两种方法检测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
    氧化离子水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及毒性
    消毒液对金属腐蚀性测试方法中影响因素
    结核分枝杆菌医源性感染及其消毒方法
    892份餐具消毒结果分析
    感控科干预下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
    手卫生消毒的重要性及措施
    浅谈手术室敷料包集中消毒供应室管理的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
    含氯消毒剂持续释放对农村井水消毒效果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